“反而是空空荡荡的,心下反而是清静自在许多,许多事情更能够看得透,想得明白。”
金鳌道人却不以为意:“如果按照你说的这般,那仙宫天阙、洞天福地应该修得越小越破一些才应该是。”
丹鹤道人却说:“仙人已经到了不滞于物的境界,不论是居于何处都能够心如镜湖波澜不生,但是贫道却没有那般境界,既然心不能空,只能够将这屋子清理得空一些。”
说到最后,丹鹤道人说出了自己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心清空,又究竟要想清楚一些什么事情?
道人静坐,缓缓说道。
“你我这一生,从南到北,踏遍神州各地。”
“镇邪道治山河,敕封八方鬼神,迎送九州故鬼。”
“临了头,到底所求为何?”
金鳌道人坐在一旁,开口说道。
“还能为何,不就是求得一个大道么。”
这谁都清楚,但是话又说来了,何谓大道,对于这大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解释。
甚至对于金鳌和丹鹤二人来说,大道也同样有所不同。
丹鹤道人问金鳌:“听闻,你准备走仙道?”
金鳌道人也没有遮掩:“是!”
丹鹤道人终于再次睁开眼睛,凝重无比地看着金鳌道人,这个有些莽撞的师兄,在下定某些决心的时候,好似反而比他要果决得多。
但是也可以说,做事经常凭感觉而不过脑子。
他说:“仙道可不好走。”
金鳌道人:“好走早让人走通了,还等你我二人?”
神道虽然不能说有人走通了,但是至少走在这条道上的人如同过江之鲫。
而依仗此得了长生不死名录天册的,也有不少。
而仙道。
只是听闻,却未曾有凡人真的走上了这条路。
唯一可能以凡人之身走上仙道之路的,可能就是那巫山神女宫中的灵山十巫,但是这灵山十巫平日里也很少会从巫山下来,端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更关键的是,哪怕明知道这世间还有仙道一条路,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走。
走不通是一回事,如果连路怎么走,路朝向哪个方向都不知道,那就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丹鹤道人问出了这个关键问题:“不得至人传妙诀,如何能够走得上这仙道之路?”
“未得仙人扶顶结那长生之缘,这大道怕是一场空啊!”
金鳌道人犹豫了一下,但是最后还是和丹鹤说道。
“之前,我曾遇到过云中君。”
金鳌道人取下了头上的斗笠,但是还是很珍惜地握在手上,只是让丹鹤看了看,而不是递了过去。
“云中君赐了我这件法宝,但是却说我没有仙骨,用不得这法宝。”
“人若是没有仙骨,是没有办法修仙道的。”
金鳌道人感叹,他应当是尝试过很多次,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炼化这件法宝。
“但是,我以走阴之法入幽冥的时候,从阴阳师兄那里得了个法门。”
“或许,能够另辟蹊径走上这成仙路。”
丹鹤道人听完,急忙说道。
“什么法门,阴阳师兄的法子你也敢用?”
“昔日那毒丹之事,三尸神之事,你莫非是忘记了?”
“就不怕……”
虽然阴阳道人极度不靠谱,但是若是论起在修行一法的钻研上,二人却觉得对方是真正的天才。
虽然对方用的法子都偏门到难以言喻,甚至还不顾后果代价,但是有的时候却不得不承认,是真的有用的。
金鳌道人也知道丹鹤道人的意思,他摆了摆手。
“阴阳师兄虽然性格古怪了一些,但是却是真正的高人。”
最后,他说出来了他和阴阳老道商议出来的法子。
“死后借助那不化骨地狱的神棺,并放弃轮回转世,便可将这法宝炼制成自己的另外一具身躯。”
“让自己的三魂七魄,入了这法宝之中。”
“以化身走上这仙道,以这仙道法宝为根基,修那长生不死之术。”
“我将此法,取名叫做《化身经。”
实质上,就是通过不化骨地狱的特殊性,将记忆上传到法宝的内置大脑之中,让其成为另一个自己。如同轮回转世,亦或者夺舍一般。
丹鹤道人听闻这法子,心下大骇。
但是。
不得不说,这法子实在是像是阴阳老道的做派,和他过往的行径一般无二。
而且听上去虽然癫狂,但是隐隐又让人感觉,这法子可能还真的能用。
而且这身外化身之法,他还隐隐听说过。
据说。
云中君就是以身外化身行走于人间之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