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0章 你们发的更有意义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康驰只对最重要的离子阱技术进行了解析。

精通点-15,

精通点-15……

在30精通点的投入下,大量的知识开始涌入康驰的大脑,又经过了十多分钟的消化后,康驰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更高级的量子容器技术。

完成解析之后,康驰便开始利用绘图机,开始进行量子芯片的设计。

量子通讯芯片的设计,其实和S倒是有点像,上面搭建一层密密麻麻的量子容器,下面搭建一层数据分析单元。

如果把量子容器比作一间间监狱,那光镊探针就是负责审讯的警察,肯定没必要每个容器都标配一个光镊。

因此康驰直接借鉴机械硬盘的原理,只使用一个或多个探针,来完成上亿个量子容器的读取。

在搭建好单个量子容器后,剩下的无非就是大量复制了,虽然康驰已经根据材料的性能,把单个量子容器的体积缩到最小了,但最终在10X10cm的尺寸下,也只塞下了一千万个量子容器。

主要是考虑到光镊的读取,又不能对量子容器进行堆叠,只能一层平铺,大大限制了量子容器的数量铺排。

这个结果让康驰其实挺担心的,

万一这块量子芯片造出来后,还是受限于那个神秘的‘376号金属元素’无法进一步升级,那这种通讯芯片的使用成本将巨高无比,

而且无人设备也要搭载多块通讯芯片,或者进一步增大芯片体积,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不过都到这一步了,肯定不可能因为这点担心就放弃了,说不定系统给出了其它的解决路线呢?

在完成了量子通讯芯片的设计后,康驰直接把资料拷贝到了一个硬盘里,让人当面转交给王浩文。

虽然没有相关的材料,暂时还造不出来,但可以先进行掩膜板的制作,

而在制造掩膜板的过程中,康驰又联系中微,订购了几套气相沉积、蚀刻等设备,并提出了具体改进要求。

因为难度不是特别大,因此康驰直接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