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3D打印的成本肯定比我们去找几十甚至是上百个厂家去制造发动机成本要便宜多了。
当我们在思考问题陷入绝境的时候,不如换个方法去思考,又或者是咨询一下其他人,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韩琛说道。
在听到韩琛的话以后一些人感觉自己的思路也是拓宽了不少,一些人甚至开始反思他们以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不是错了。
条条马路通罗马遇到死胡同的时候为什么不尝试下将死胡同的墙壁砸破又或者翻墙过去。
有没有可能砸破墙壁又或者翻墙过去才是正确的答案。
其实这个道理他们老早就知道了,只是他们读书多了陷入一个怪圈,这个怪圈让他们不敢尝试。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这个行业试错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
一般人可不敢轻易的去做尝试,一次失败就是几百上千万,有时候是几亿甚至是几十亿,这也让他们不得不严谨起来。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能够成功将火箭发射出去就是成功了,至于回收火箭什么的他们是想都不敢想,因为这个行业的试错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没有几个人愿意拿几亿甚至是几十亿让他们进行试错,就是一个国家也不敢轻易的进行尝试。
更何况这个行业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开发出来,没有人愿意投资那么多钱进去试错。
也就只有马克斯这个疯子和韩琛这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愿意投钱去搞这个行业了。
“大家还有问题没有?要是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今天会议到这里,大方向都已经告诉你们了,我希望能够在15年底前,看到你们的研发成果,另外你们每年的研发费用是200亿。”韩琛说道。
在场众人在听到韩琛的话以后不少人倒吸一口冷气。
现在已经是2013年年底了,距离15年年底只有2年的时间,韩琛给到的时间也太短了吧。
不过回过头来再想想2年的时间也不算很短,这个年代的火箭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他们只是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改良,只要多做实验就一定能够做出来的。
更何况韩琛每年给他们200亿的研发费用,发射一枚火箭成本大概是5亿软妹币,如果他们用小型火箭来测试最多1-2个亿,要是用3D打印模式来生产火箭成本更低,说不定几千万就能做出一枚火箭了。
也就是说200亿的研究费用足够他们在一年里发射上百次火箭了。
想到这里在场众人也是有信心在15年年底前拿出研究成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