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影响  让你创业亏钱,结果你成首富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消息只是一个网址。

这还是朱轶群第一次给自己发网址。

杜子腾好奇的点开网址,想要看一下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点进去之后,映入眼帘的一篇新浪网首页的文章。

文章的标题为:互联网,染黑年青人的灵魂。

2000年,张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因为来自偏远牧区,他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当然最感兴趣的,就是过去见都没有见过的互联网。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基础的网络知识。

由于自己本身是学理科的,又是报的计算机专业。

所以他很快就能畅快地遨游于互联网之中。

起初,张良仅仅是被互联网中丰富的知识和内容所吸引。

然而,随着他对网络了解的逐步深入,他开始从网络学习向另一极端转变。

一次,就是在飞鸽上,利用了千度搜索,打开的一个颜色网站,让他充满了感官的快乐。

这扇打开的门,差一点把他引向了一条青春不归路。

大二时,张良并没有被学习关在校园之中。

他开始上课睡觉,并时常在夜间出入于校园周边的网吧。

网络颜色聊天作为一个见不得人的网络服务,用张良的话来说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因此他在学校的机房中不敢触及,再加上学校管理严格,是个“不容草木”的地方。

因此他只能选择夜晚在学校周边的网吧中尽情“观赏”。

据他介绍,网吧里上通宵网的,不是打游戏就是进颜色网站找刺激。

那时候,人好像都不是自己的了。

感觉只有这样,每天才活得有意思。

然而,日复一日的熬夜,使得张良白天不是逃课就是在宿舍睡觉,以致学习一落千丈。

在最后快要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突击进行了学习,但是由于课程落的太多。

再加上沉溺于“网络黑洞”之中,最后一门科目都没有通过。

张良于是被学校劝退,从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位被劝退生。

杜子腾看完了这个例子之后,就感觉不妙。

于是接着往下看。

文章不止举了张良一个例子,又举了一个初中生例子。

这位初中生的遭遇,大致跟张良差不多。

也是在网吧接触了互联网,开始使用qq,结果迷恋上了qq频道,开始用零花钱买q币,给女主播打赏。

就是为了参与女主播的抽奖。

第一次参加抽奖,就中了虚拟奖品,最后竟然换成了龙国币。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零花钱花没了,就开始偷家里的钱来抽奖。

可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中过奖,反而搭进去不少的钱。

这位初中生害怕了,怕家里人发现偷钱的事情,迫切的想要翻盘。

于是开始抢同学的钱,用于主播的抽奖。

最后被学校发现,直接劝退,大好前途就这样的没了。

后面还有一些例子,基本上都是针对于qq的赌博,千度搜索到的颜色网站。

而文章中还指出,这些都跟飞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章中还提到,说龙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

据资料显示,有48.7%的男生光顾过颜色的网站,有14.3%的女生接触过颜色信息。

有66.1%的学生不认为诚实守信,是网上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文章的记者,甚至还采访了少教所。

这里面的青少年,接触网络的少教孩子接近70%。

其中经常上网的孩子,因为没钱上网而去偷东西的占到62.5%。

最后文章指出,互联网络在使人们的交流和互动空前开放的同时。

也隐含着某些放任对于以往的法律、道德所形成的新的挑战。

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络信息中,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

如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渲染颜色、暴力的网络“颜色文化”、“暴力文化”,都对青少年带来各种消极影响。

整篇文章看下来,杜子腾感觉毛骨悚然。

虽然文章中提到的飞鸽次数不多,但文章里面却指出,飞鸽却是孵化出千度,给qq输送的角色。

他隐隐的觉得,这一篇文章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还会有后续的。

杜子腾拉到评论查看了一下。

“文章说的非常好,我家孩子就是因为接触了互联网,注册了飞鸽,从此学习一落千丈,每天的脑子里就想着上网。”

“文章已经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