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3章 二月二  临安不夜侯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道声音,在众人心中,如同惊雷一般炸响。

邵宏渊震惊之余,却突然福至心灵,“卟嗵”一声,第一个跪倒。

邵宏渊高呼道:“传国玉玺重现,此乃天命所归!”

“天命所归,天命所归,杨丞相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国玉玺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

不知多少官员、将领,纷纷跪倒,狂热欢呼。

那远处不明所以的士兵和百姓始终不明所以,但是……来自上官的高呼声,他们听见了。

于是,他们马上跟着高呼起来。

一时间,“杨丞相万岁”的高呼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杨沅也没想到,自己就进个城,城门洞里居然掉下了传国玉玺。

莫非哥们真的是天命所归?

一时间,传国玉玺在手,杨沅都有点怀疑自己了。

这传国玉玺消失许久了,而今,它竟在自己光复洛阳时出现,这是何等的天意。

杨沅将传国玉玺高高举起,迎着阳光,仔细端详那宝玉,尤其是镶金的一角。

四下里跪拜的官员士兵,则满眼狂热地看着杨沅手中高举的玺印。

本来以为有人要刺杀杨沅,直呼自己要被害死的洛阳文武官员,也立即跟着高呼起来。

“天意降于杨公,天意降于杨相啊!”

杨相听在耳中,突然心中激灵一颤,迅速清醒过来。

他奶奶的,这传国玉玺,对国人的杀伤力真是太大了。

它别是有啥魔力吧,连我都差点被它迷惑了心志。

杨相,我还洋相哩。

杨沅立即大喝一声:“住口!统统住口!”

城门下,立即肃然一片。

杨沅道:“传国玉玺现世,此事非比寻常。本相会马上派人保护此印,送回临安,奉于官家!”

邵宏渊听了不由一怔,送去临安?

难不成丞相真没有取赵宋而代之的想法?

其他人也是各自揣测,一时不明杨沅心意。

杨沅已经把那玺印重新装回已经有些朽烂的内匣,再把金匣盖好,交给了杨寿。

“寿儿,提三千兵马,护送传国玉玺回临安去。”

杨寿一听,老大的不乐意:“叔爷,这是天意要你做天子,送去临安作甚?”

杨沅瞪了他一眼:“慎言,遵将令!”

杨寿嘟了嘟嘴,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一声。

似邵宏渊这等武将不解其意,那些文官却是已经明白了。

陆游不禁暗暗佩服杨沅心志之坚。

换做他,传国玉玺从天而降,砸他脑门上,也得晕晕乎乎吧。

没想到杨沅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清醒了过来。

这传国玉玺,如果他就这么收下,显然远不及把它敬奉于当今天子,再由当今天子亲手捧送给他。

不过,传国玉玺居然现世了!

二郎他……真的是天命之子吧?

杨沅入住洛阳城后,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才正式传开。

一时间,上书杨沅,以“玉玺现世,天命所归。请相国顺应天意,早正大位!”的“劝进书”纷至沓来。

但杨沅收到这些“劝进书”后,却是一概不予批示,而是打包送回了临安。

杨沅则很快收拾了情绪,投入继续北伐大业的运筹之中。

此时,洛阳失守的消息估计刚刚传到长安,宋军已经向潼关进发。

他们也未必一定要强攻潼关,只要让潼关守军知道,他们已经孤立无援,是被关进笼子的猛兽,那就达到目的了。

此时的陕西,已经一团糜烂。

金军与宋军、西夏军、犬戎军彼此交错。

金军势力已经局缩于一座座城池之中,被彻底切断了联系。

可以想见,当洛阳失守的消息传来,当完颜铁梨死亡的原因传开,

他们明白再无援军可等,城中粮草尽时,就是城破之时,能够继续坚守下去的,还有几人几城。、

赵惇是头一天收到传国玉玺的,“权知政事”乔贞,是次日收到杨沅打包的“劝进书”的。

赵惇收到传国玉玺,将那匣子打开,和二大王赵恺将那玉玺仔仔细细端详了小半个时辰。

如果不是今时今日这般局面,那么他收到这“传国玉玺”,该是何等兴奋的大事。

他会立即抱着传国玉玺,去太庙里祭告列祖列宗。

从即刻起,他颁布于天下的诏书,必须用上传国玉玺!

可眼下这般局势,负责临安政务的是乔贞,负责临安军务的是杨泽,大宋的精锐军队,全被杨丞相带上了北方战场,这传国玉玺,于他何益啊。

乔贞此刻是“权知政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