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的性能,这就成为了飞机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
徐申学对该项目一直都非常重视,而现在,这个项目也算是出现了初步成果了。
它融合到了x1项目里,即将在明天进行首飞!
这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采用纯人工智能操控的战斗机!
第二天一早,徐申学就乘坐车辆前往机场,随后3号公务机顺利起飞,该飞机前半段飞行的时候还是位于民航的航线,但是后来就消失在民航航线里。
两个多小时后,3号公务机降落在一个不起眼的特殊机场里。
下了飞机后,徐申学就被在这里的项目团队的人员接到了机场旁边的一栋大型机库里。
在这机库里,徐申学看到了一架外形非常奇特的飞机!
其体型并不大,徐申学看过去,目测大概就十七八米,十四五米宽,整体机身非常的扁平,而且没有垂直尾翼,这意味着这架飞机的飞行操控难度会非常高,需要非常优秀的飞控来进行控制。
这个外观,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主打全向隐身的飞机,在隐身等级上比现有的一票五代有人战斗机强一大截。
此外和很多隐身无人机都是把进气口放在背部不一样,这款飞机的两个进气口是在机体下方两侧。
这个特征,意味着它进行大仰角飞行的时候,进气口可以确保空气持续进入,这是进气口放在机体背部的隐身无人机所无法做到的……这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款隐身攻击机,更是一款隐身战斗机。
从这个外观来看,很符合一些人们对六代机的想象外观:无垂尾,菱形机身。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飞机并没有凸起的飞行座舱……因为它不需要飞行员!
徐申学简单看了这飞机的外观后,就被合作商里几个同样来看这个项目的其他人员招呼走聊天喝茶去了。
闲聊了一番后,徐申学还和他们几个人简单听了听项目组的一些简单报告,不过合作商项目组的报告内容都是一大堆飞机的专业术语,什么飞行速度啊,航程,内置弹舱,隐身性能之类的东西。
说实话,徐申学对这些了解的并不多,而且这种专业场合对方说的太过复杂,所以也只能听个大概,然后不懂装懂,频繁点头……听到最后,就知道了一点,反正这玩意比现在的各种有人战斗机牛逼多了。
等到自家的x的项目团队的人来解说x项目的操控系统的时候,徐申学更有兴趣,毕竟这是自家的东西,但是听了没两句,他就开始喝茶了……尼玛,更听不懂。
合作厂商的团队解说的时候,哪怕是徐申学多少还能听懂一些专业术语呢,但是轮到x项目的负责人进行解说的时候,每一个词分开来都能听懂,但是结合在一起,鬼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听来听去都是很厉害!
但是怎么个厉害法……咳咳,徐申学表示我再琢磨琢磨!
合作厂商的几个高层听着也是一脸楞逼……他们来之前其实也做了不少功课,但是现场听起来依旧跟雾里看花一样。
徐申学尴尬的喝着茶,然后看了看对面的几个人道:“人工智能这东西,还挺复杂的!”
然后心里头也是挺无语的。
这x1项目都快首飞了,就这么明明白白的摆在自己这些人面前,但是说实话,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知道这个x1项目是个啥……
都知道x1项目很先进,很牛逼,但是怎么的先进法其实大家都挺模糊的……包括制造了机体的合作厂商的x1项目团队,其中不少研发人员也比较疑惑,只是任务要求以及保密要求让他们不好问而已。
因为他们根据x项目组那边传递过来的诸多参数要求设计的机体……但是所谓的要求嘛,很多设计要求,如其说是要求,更不如说人家就没要求……
x项目团队,只要求供电、感应器数据、通讯数据、飞机精细操控、对了,还有塞进去智能控制中心的空间等,但是对其他方面的意见就是:你们爱咋搞就咋搞……
只要理论上这飞机能飞起来,那么我们的x系统就能给你飞起来!
既然智云集团x项目团队这么说了,所以合作厂商x1项目的设计师们就放飞自我了……然后搞出来了一个处处都奔着极限去的飞机。
但是……这种奔着极限去的飞机真的能飞起来吗?
这可是人类飞行员百分百无法操控的飞机,飞机的各种技术指标完全超出了人类飞行员的能力,都不是超越一点半点的极限,而是数倍十几倍的超出,从一开始,这飞机就不是为了人类飞行员而设计的!
然而,智云集团的x项目人工智能,真的能让它飞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