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充电去啊?
所以用起来还是运输型号的无人机好用一些,因为无人机可以在后方部署后勤基地,无人机执行任务后可以直接通过换电池的方式提升使用效率。
所以运输任务只能作为次要的,更主要的还是代替人员执行一些特殊场景下,比较危险的任务。
比如背个火箭筒,穿过危险地带后给对面来一发!
这种多足机器狗的技术难度在两个点,一个是在野外,建筑废墟等复杂地形的高速机动能力,需要良好的复杂地形的通过性,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高速度。
第二个只是则是涉及到目标识别以及判定……如何分辨敌我,武装或平民人员的威胁性。
第三个,也是很重要,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是否要给它自主决策权。
自主决策权这一方面上,合作机构的态度还是相当保守的,在决策权上采取是遥控方式,暂时不给任何的无人设备开火权。
不管是无人机还是机器狗,甚至是ai战斗机等等,暂时都不给开火权,只能通过遥控命令来下达开火权。
所以目前的所有无人设备的研发,其自主性都只局限于行动,信息收集等其他领域,而开火权则是被严格限制在遥控指挥这个层面上。
毕竟,暂时还没人有那么大胆子,给ai开火权……万一ai识别、决策错误,那么就会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
因为开火权这一点,是绝对的底线。
而上述的诸多问题,除了开火权这一点外,其他的诸多技术对于目前的智云集团而言,其实已经不存在什么硬性上的技术限制了。
如今徐申学就在这实验室里,看到了好几款多足机器人,有传统的四足,也有六足的。
并且还有一种是轮足式的多足机器人,可以和轮式机器人一样快速使用轮子机动,同时又具备多足机器人的复杂地形通过性。
在进行试验演示的时候,展现出来了非常良好的快速机动能力。
“这些多足机器人,是我们开发出来的模块化无人移动平台,而识别以及打击模块,则是我们的合作机构搞的,我们负责机动平台的研发以及供应,他们自己搞识别和打击模块后。”
“按照计划,两者结合起来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块组合成为不同用途的多足机器人,用以执行不同的任务。”
“八月份的时候,我们的四足移动平台结合了对方的一个打击模块做成了一个用于城市复杂地形的查打一体多足机器人,效果还挺不错的,可以在建筑内进行侦查以及打击。”
“我们也还在尝试在六足移动平台上进行结合。我们的六足平台的承载能力,平台稳定性以及通过性都更好一些,更适合复杂地形,尤其是野外地形的机动!”
徐申学看着前方的一个四足机器狗,上头背着一个枪械的模型,外观看起来其实和前几年自己第一次看到实验室里的机器狗区别不大。
当年他就是拿着实验室里的机器狗,还有无人机,又带着搭载了ai的小主机,跑到京城去开会,最后争取到了在半导体领域的大量支持!
而现在数年过去了,当时还只存在于实验室里,使用起来都还需要专门带个主机的机器狗以及无人机,都已经逐渐成熟了。
徐申学道:“这也挺好的,继续搞吧,这些多足机器人在民用市场里也没多少,所以后续的具体研发上,还是要多听听合作方的一些想法,争取快速成型,然后早日推向市场!”
看完了这个多足机器人项目后,徐申学离开了机器人项目组,随后又把季成河找了过来,和他商量一番这个家政机器人推向市场的问题。
集团内部这么多机器人研发项目,目前来说很多看似很不错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这些都没有太大的市场:机器人卷不过人类!
毕竟工业机器人,都是卖给企业之流的,而企业为了赚钱一个个只看成本,根本没有为黑科技,科幻产品溢价付费的意愿……
所以对于智云集团这种企业而言,是宁愿做面向个人用户的消费品,也不愿意做什么面向企业的工业品的……企业客户没办法提供溢价!
就连多足机器人虽然在特殊领域有需求,但是也就那样,而且还不好出口,这种先进敏感的东西,短期内是别指望能出口了……所以特殊领域产品的钱也不好赚!
工业和特殊领域的钱都不好转,这也是智云集团在机器人领域里耗费大量资金研发家政机器人的缘故……就能指望着一大群个人消费者,为黑科技、科幻感、尝鲜体验等等溢价购买呢。
虽然家政机器人理论上,也面对人类家政人员的竞争,但实际上这两者不是竞争者。
因为没人会把它真的当成纯粹的家政机器人。
对于一些不差这几十万的人来说,人家买这玩意是用来玩的,是要体验一番科幻,电影里场景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