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震撼首飞以及 载人无人机计划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题也不大,因为这个二级火箭就是五号火箭上的二级火箭,属于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果然,后续没多久也传来了消息,二级火箭顺利把智云卫星有限公司的通讯卫星,送上了预定轨道,随后二级火箭也成功进行了再入大气层进行燃烧,少量残骸落入了南太平洋。

整个六号重型火箭的试验飞行完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对于南门航天,乃至对于华夏航天业,甚至对于全球航天业而言,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就。

当天晚上,诸多电视台,网络媒体都重点报道了南门航天公司的六号重型火箭成功首飞的消息。

不仅仅是国内,国外也同样如此。

在国外某大型视频网站上,六号重型火箭的发射以及回收视频,直接冲上了播放量榜单前列,直接挂在了首页上。

让全球无数人都看到了这无比震撼的一幕!

紧接着第二天,南门航天公司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六号火箭已经具备商业能力,正式面向全球承接各类商业发射订单。

同时公布了商业空间站计划,南门航天和智云卫星联合打造的商业空间站,将会在明年起进行第一阶段,并正式对外承接商业空间站的各类合作订单,包括委托太空试验,租用太空试验舱,太空旅行等各种项目。

至于国家级太空实验室的计划,这个早就公布了,不过他们的更加严谨一些,目前还在进行诸多的试验阶段。

如今天上还飘着一个试验用的测试用空间站呢。

实际上南门航天也参与其中,准备在年底发射黑龙飞船,把自家的宇航员也送上去这个试验空间站,让宇航员们进行体验,顺带验证一些技术。

为此,南门航天也是需要给钱的……人家航天机构的试验空间站,也不是南门航天想要用就能用的,得给钱才能租用。

不租用的话,就得自己另外发射一个试验空间站上去进行各种测试,这种就是属于重复建设了,没啥实际意义,浪费钱。

而航天机构那边,给南门航天提供试验空间站的租用,也能收回一些成本,属于两边都有好处的事。

当然,也就只有南门航天这个干儿子才有这个待遇了,其他国家的航天机构或航天公司就别指望了。

毕竟,南门航天虽然是徐申学控股的,但是还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股份是属于航天机构的,大量的技术来源也是航天机构所提供的。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其实南门航天也是属于华夏航天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不分彼此。

当然,实际上区别还是挺大的。

毕竟不管怎么说,南门航天都是一家商业航天公司,从研发流程再到公司运营,都是严格按照商业模式来进行的,这一点区别极大。

南门航天因为六号重型火箭的成功首飞,再一次引起了诸多人的讨论,普通人可能就看个震撼,但是业内人士以及航天爱好者们,却是知道六号火箭的技术含量之高以及意义之大。

这可是全球第一款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一千六百吨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这将会极大的降低大质量载荷上天的发射费用。

这对于整个航天发展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之前的五号火箭,以及现在已经成功飞行的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九号火箭,其陆地回收模式都是在近地轨道载荷十二吨这一级别,有差异,但不大。

如果是地球同步轨道,那就更低了,只有几吨而已。

但是要想发射更大质量的卫星或其他载荷上近地轨道,就无法使用陆地回收模式了。

但是现在,南门航天的六号火箭把这一数据,直接提升到了三十二吨这一级别,地球同步轨道达到了九吨的水平,极大的加强了低成本可回收发射的适用范围。

这意味着往后发射一些高轨道的大卫星,或者发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载荷的时候,也能够使用可重复使用模式,大幅度降低成本。

这将会让高轨道卫星以及月球,火星探索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进而推动整个航天事业的发展。

这一点,才是六号重型火箭的巨大意义。

而人们诸多讨论的同时,徐申学也在南门航天停留了一天后就离开了。

虽然六号重型火箭很重要,发射的也很成功,但是依旧无法给徐申学带来太大的波澜了……没有了当初看到五号火箭回收成功的那种激动心情了。

六号火箭,只是五号火箭项目的一个延伸,一个大号五号火箭而已,本质上其实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

徐申学更期待的还是后续成本更低的商业火箭,甚至是一些跨时代的航天技术的出现。

现在则是还差了点!

离开南门航天后,徐申学的专机返回深城,处理了几天日常事务后。

则是又跑到了隔壁不远的小疆科技里。

今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