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饱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额罚款,严重者甚至会被踢出供应链并追究违约的法律责任,到时候索赔起来可就是个天文数字。

——————

就当外界的四星因为电池起火爆炸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外界各大手机厂商则是趁机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而智云的s系列手机也趁着这个机会,再一次拉高了销量。

很快,智云集团就正式对外公布,s16系列手机自从上市以来,总销量已经突破了六千万部,成为了全球最为畅销的手机。

这六千万部手机里,其实有四千万部手机都是提前备货生产的手机,正式上市后生产销售的手机只有两千万部左右而已。

这也是智云s系列手机卖货的一贯风格,因为新机型刚上市的时候极为畅销,所以都是尽可能的备货大量的手机,并提前在全球范围进行铺货,等上市的时候直接开卖。

得益于人们对新款智云手机的热情,这些备货手机往往几天内就会全部卖光,然后进入漫长的缺货状态,工厂里生产多少就卖出去多少。

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智云集团还在逐步提升s16系列手机的产能,规划了巅峰期超过三千万的月产能。

负责代工的威酷实业,比亚迪以及立讯这三家代工厂,旗下的s16产线几乎是7*24全力运转,源源不断的生产着s16系列手机。

而中上游的大量供应链厂商,也是进入一年一度最为紧张的生产时刻,全国范围内超过两百多个生产基地全部都是进入了加班加点的生产模式,在智云集团的高效供应链控制模块下,把产能精确到小时产能。

各生产基地所在的地方,也都在尽可能的保障这些生产基地的全力运转,从供电,再到交通运输保障等等都是全力保障。

因为很多供应链厂商的生产基地,对于当地而言那就是经济龙头支柱,这一年里gdp能不能达到预期,很大程度上就要看这些进入智云供应链的龙头企业能不能完成生产任务了。

这是一场波及数百万人的庞大生产,不仅仅需要智云集团,更需要各供应链厂商的齐心协力,甚至是外部地方以及企业的配合才能够完成的。

毕竟月产三千万台手机,同时还要严格控制供应链库存成本,尽可能的做到零配件低库存。

整个供应链就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生产机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高效运转。

当然,这种高压状态下的全力生产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基本就是刚上市的三四个月里天天疯狂加班。

等到三四个月后,生产任务就会进入平稳期,虽然销量逐渐下降,产量也逐渐下降。

也就是大概在进入一月份后,s系列的产线会迎来平静,进入平稳生产期,虽然也就是大规模量产,但是也不需要疯狂加班了。

再持续两三个月后,大概到四月份左右,s系列手机的产销量会进一步下降,这个时候生产线上的管理层也好,工人也罢,才能迎来一年里比较宽松的时间,该休假的休假,也是集中休年假的时期。

这个时间段里,技术部门开始为了下一代的s系列手机的大规模量产进行提前的技术储备,对产线进行调整,升级,改进。

缓两个月后,也就是大概六月份,完成技术升级改装,能够满足下一代s系列手机生产的s系列产线将会重新启动,从开始的试产,再到大规模量产,为新机型进行提前量产备货,并逐步提升产能。

一直到八月份的时候,整个s系列的产线将会进入巅峰状态,然后一直维持到十二月份甚至一月份左右,以满足新机型上市初期的庞大出货需求。

这是s系列手机产线一年一度的循环,几乎每年都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s系列产线的这种循环特性,为了更好的利用产线,平衡产能和销量的冲突问题,智云集团才会逐步把c系列以及a系列还有sx系列都放在春季发布会里。

下半年的时候,光是折腾一个s系列就已经足以让整个智云集团的供应链精疲力尽,满负荷运转了,如果再同时搞其他系列的话,就更忙不过来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在智云集团高效庞大的供应链支持下,智云集团把s16手机的产能,直接拉升到了每月三千万台的巅峰产品,哪怕这个巅峰产品无法维持太久,撑死了也就那么两三个月……三四个月后市场需求就会减少,同时供应链以及生产线的人也到了极限了……其实不管是半导体还是电子消费产业,都是属于劳动密集产业。

半导体产业里,晶圆厂是个非常无情的地方,这种工厂,就是把一大批高学历工程师当成普通工人使用,玩的7*24小时生产模式,博士工程师,也得上夜班。

所以也有人说,在智云微电子里工作很容易存钱的……一方面是工资高,另外一方面是有钱没时间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