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无选择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种意见积累,到了现在积累的越来越多,最后现在被人引爆后,就爆发出来了强烈的能量。

所以……就有了高喊制造业回流,美优先这些口号。

按照道理来说,这本来是人家美方自己的事,和智云集团没啥关系……但问题是他们要搞制造业回流的话,那么就会想方设法刺激制造业回流。

而这一系列的各种方法措施,必然会影响其他经济体系,尤其是智云集团这种跨国企业,就会第一时间受到冲击。

搞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出现是必然的,几乎没有办法进行规避。

不是徐申学和某个财团达成了什么协议,然后就能避免这种事了……

————

徐申学仔细分析了近期对面的风向,然后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后续外部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

对方现在只是开始试探,但是这种试探只是前奏,后续必然会越来越厉害。

当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智云集团该如何自处?

光靠威胁,能得一时妥协,但不是长久之计……不说别的,万一人家也不和你彻底撕破脸皮,就现在这样,只是光刻机给你推迟一两个月,然后某一天里给你某种设备或耗材又卡那么一两个月,

人家也不和你彻底撕破脸皮,就这么时不时恶心你一下,拉你后腿……到时候智云集团到时候该怎么办?

彻底撕破脸皮?那也不至于到那种严重程度……总不能为了损失一块钱,拼着一百块不要也撕破脸皮了。

但是你这一次屈服了,不用多久对面又来弄一一次,让你损失几块钱……没完没了,钝刀子割肉。

咋办?

一气之下,直接掀桌子?

这只是情绪化的无能选择而已!

做生意是需要理智的,不能搞脑子一热的情绪化,任何选择都需要基于利益去考虑。

当掀桌子的代价大于屈服的代价时,那么就不能掀桌子,这是很现实的利益衡量问题。

比如现在,智云集团的日子过的好好的,是世界第一大高科技企业,最高市值企业,犯不着因为些许小损失,就和敌人两败俱伤啊。

但是有了顾忌后,就会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博弈状态……屈服不是,撕破脸皮也不是,顶多就是玩一玩对等反制。

这,其实也是徐申学崛起之后,美财团对徐申学的心态……杀不是,不杀也不是,就很恶心!

徐申学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徐申学的选择是‘自主可控’!

当智云集团不依赖对外的半导体设备和耗材的时候,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可讨价论价的空间也就大了,谈判也就有了更好的基础。

所以,徐申学察觉到太平洋对面出现了新变化后,除了维持以往的强硬态度,迫使对方收回试探的爪子外。

也是做出了更重要的选择……再一次通过十多家海外离岸基金、柳河控股等企业对仙女山控股进行注资,涉及资金总额达到五十多亿美元。

同时智云集团通过旗下的智云微电子,向仙女山控股下了一大笔半导体设备以及好词啊订单,并提前交纳了订单的大笔定金,第一批交纳的订单金额就超过五十亿美元。

智云旗下的智能终端事业部,还有威酷电子那边,也对仙女山控股体系下的大量电子消费产业链,主要是各零配件供应商也下了一批高价订单,数额也不小。

仙女山控股体系下的很多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的企业,除了做半导体设备和耗材外,往往还从事电子消费产业链,如今也做汽车供应链。

搞光刻机镜片的南江科技,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是智能终端的各类民用消费级摄像头,包括手机摄像头,也涉及相机摄像头,顺带也提供一些高精尖的镜片……车规级的摄像头也搞,乃是海蓝汽车的车载摄像头供应商。

搞光刻机光源的南方光学,他们的主营业务其实是搞充电头以及线材的……智云以及威酷电子的充电头以及数据线,大部分都是这家企业提供的,而且其快充头技术很不错,也获得了不少其他智能终端厂商的订单。

搞工作台的龙科精密,人家的主营业务,其实是各种马达,尤其是智能终端领域里的震动马达,然后还和海湾汽车一起开发电动车使用的电机,乃是智云/威酷的智能终端的震动马达的主要供应商,同时还是海蓝汽车的电机供应商。

智云集团每年都会通过各种订单,包括智云微电子的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订单,智能终端的零配件订单,海蓝汽车的一些零配件订单,向仙女山控股体系转移大量的资金。

这些资金最后都是花在了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领域的研发上。

因此,别看智云集团表面上没有入股仙女山控股,但是每年都提供至少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