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美国那些企业不想封禁啊……他们想啊,但是他们做不到啊!
封锁了智云的很多半导体产品,他们连代替品都找不到!
再说了,徐申学一向来玩的是你狠我就比你更狠,从不手软!
你封杀我智能终端,我就把水果踢出去。
你搞我半导体,我就把英特尔,高通之类的美半导体企业也一股脑踢出去……
如果你玩更黑的,我也有更黑的,你敢朝着我发射子弹,我就敢往你家里扔火箭弹!
谁怕谁啊!
如此情况下,其实对方也有顾忌,不会轻易进一步扩大敌对范围。
商业竞争嘛,一向来都是如此的简单而朴素!
至少在徐申学的眼里是这样的。
不过在有些人眼里就不是这样了,觉得规矩大于一切,怕这又怕那,人家封锁你智云,你智云就得反思啊,改进啊,然后哀求啊!
你怎么能人家封锁你一下,你就让人家家里扔火箭弹呢……这不体面啊,这很危险啊,会引发各种更大规模的对抗啊!
但是徐申学认为,对于美财团,其他手段都没啥用,尤其是是在规则内玩,你怎么可能在他建立的规则里玩,那不找死嘛!
你需要跳出他建立的规则外玩,比如直接往他家里扔个火箭弹,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当对方有了顾忌,才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然后一起商议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规则,然后在这个新规则下大家一起玩。
目前,智云集团和对方,就是在这个新规则下玩,前年双方约定的临时口头约定,依旧有效。
至于这个临时协议还能持续多久,这个还要看后续大环境的变化!
而在这之前,美国市场依旧是智云集团的重要市场,一年两百多亿美元的营收呢。
‘智云美国’依旧堂而皇之的设立在硅谷,只不过规模小了很多。
目前智云集团在美国方面的分公司,也就是智云美国是一家很纯粹的销售以及售后技术支持公司,没有任何的生产体系。
而技术规模的话,也对比前几年小了很多,目前规格的智云技术研发中心,加起来也才一千多人而已,这两千多人的研发中心主要也是为了给智云的一些半导体产品做本地化适配,同时给各大企业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
整个智云集团的美国分公司,如今员工只有五千多人,基本都是行政以及销售以及技术支持人员,这还是包括了英伟达以及其他一些子公司在内。
对比之前巅峰时期的一万多人,已经下降了很多。
而核心的研发机构已经全部撤销,连英伟达的游戏显卡业务的研发项目组,都已经转移到了国内以及欧洲去了。
如此情况下,哪怕智云集团遭到美国的全面制裁,并禁止智云集团在美国的任何运营,那么损失也不会太大,更不会有什么核心资产,技术泄露的风险。
美国市场对于智云集团是比较特殊的,营收依旧大,但是面临着随时进一步被制裁升级的风险。
因此智云集团的态度就是:能赚多少是多少!
当然,这只局限于一些企业级服务,半导体产品。
至于智能终端,这个领域双方都已经撕破脸皮,然后进行了对等制裁,没办法改变了。
智云手机也只能卖点走私货,其数量极为有限,不值一提,对庞大的智云集团没啥影响。
但是,s15系列在几个月里,在美国都能卖出去大几十万台的水货,这依旧可以证明智云s15系列手机,尤其是s15max的强大吸引力。
在美国都如此,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就更不用说。
国内市场里,过去四个半月智云的s15系列,出货了超过六千万台,而在欧盟市场里则是出货超过四千万台,其他日本,印度,俄罗斯,东盟,南美,西亚等诸多市场里也出货量不小。
其中的s15max更是广受争议!
也不全是好评,其实批评声音也不少……主要是价格贵,刘海屏难看这两个方向。
但是,这依旧无法掩盖s15max的庞大销量!
然后等智云公布了s15系列的销量后,很多人都沉默了,甚至怀疑人生了。
这不应该啊!
这破玩意,怎么还那么多人购买呢?
然后……又引起了一番舆论上的狂潮,众多媒体们疯狂报道智云s15max的庞大出货量,这让更多的人对这款手机有了好奇,有了期待。
然后换机的时候,手头宽松的话就会考虑入手一台s15max,好歹要见识见识吹的神乎其技的3d人脸识别啊。
而这一用啊,就离不开了。
3d人脸识别搭配抬起唤醒,这组合起来后的使用便捷性是非常好的,一开始3d人脸识别还存在着戴口罩,眼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