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黄土地上的赤色之血!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达出来。

不论是失去丈夫的吴翠玉,还是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普通村民,他们的绝望,他们的痛苦,全部都跃然纸上。

然而令人气愤的是,国府的救助竟然完全忽略了这里,所有的救助都集中在了能够看到的县城之中!

多少原本庆幸的文人学生们,看到这里捶胸顿足,只恨自己没有前去,帮助这些可怜人。

好在,后来义演团救助了他们,并且给他们留下了食物。

包国维专门书信一封,到了褚慧僧和张群二人的书案之上,直接通过两位“天官”来帮助这些村民。

当然,这样的纪实文章不只有一篇。

随着义演团脚步渐渐推进,相关报道也实时出现在沪市的报纸之上。

诸如兴化县县官,在治水过程之中,并没有将物资完全发放到灾民手上,十成的物资,他自己截流下二成收入囊中。

这在寻常日子中,在国府官员里头已经算得上是清廉,县官朱子文甚至不觉得自己贪没了。

因为在他治下的兴化县,许多百姓已经基本得到了救助。可贪没就是贪没了,常凯申为了守住自己的基本盘,定下了极为强硬的处理措施,正巧拿着朱子文开刀。

一连去了好几个地方,许多地区本对于义演团无比期待,可在听说了此事之后,立即噤若寒蝉。

并且,义演团在各地的经历,还实时被报道在报纸之上,可谓是开了救灾之先河。

沪市各界立即反响热烈,市民们知道了这个情况,消除了对于救灾的疑虑,纷纷慷慨解囊,一时间捐赠人数提升了好几倍!

社会各界,有不少人对于此事发出评价。

迅哥儿率先发文说道:“今江淮水患,本该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难,幸有义演团,深入灾区赈灾,为受灾百姓义演发放物资,监察各地区官吏救灾事宜.义演团所到之处,犹如社会各界人士一双洞察万物之眼,揭开了国府腐败遮掩的面纱不少不轨事件得以肃清,令灾区百姓得到希望”

迅哥儿不改自己喷子本色,在文章后台,丝毫不留情地批驳说道。

“想国府吏治腐败,竟然需要义演团这般由文化界组织,才能够得以肃清,实在是令人可悲可叹!”

有了迅哥儿带头,诸如丁玲、巴金、戴望舒等一干作家,也纷纷为此事发声,督促国府做好救灾工作。

当然,也不免有人出来当理中客的,诸如蔡元培等一些国府内部文人,纷纷发文说。

“此事乃人之常情。”

在读!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国府吏治也不能面面俱到。”

“相比从前已经好很多。”

此类的论调不绝。

不过好在,总体情况是,义演团的事迹,不仅仅让许多水患区的百姓心灵上得到的慰藉,也令水患区的诸多国府官员不敢造次,唯恐自己被登上报纸,同时还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

十五载到今日才吐真言。

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

他思家乡想骨肉就不得团圆

凤台县城。

临时搭建的戏台之上,梅兰芳穿着铁镜公主戏服,一举一动之间,将铁镜公主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是曲目《四郎探母,之所以选择这部剧,主要还是里头的亲情以及家国情怀。

而比起其他曲目来说,《四郎探母也十分脍炙人口,让普通百姓也能够看懂。

果不其然,在梅兰芳的精彩演绎之下,台下凤台的百姓欢呼雀跃。

他们时而为梅兰芳的精彩演绎而喝彩,时而又为了剧目里面的亲情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受灾的亲人,默默抽泣。

不过总得来说,能够哭泣出来,总比憋着得要好。

看到场内热烈的场景,洪深不免发出感慨说道。

“咱们尽力了,能够让百姓们在天灾之下,还能够让他们得以一些心灵上的慰藉,也是好的。”

义演团能够带来的物资有限,这么多县城,这么多百姓,他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救助需求。

在这些天里头,洪深时常感觉到无力,那便是在看到许多受灾的普通百姓,他们的苦苦哀求之中,洪深却不能够帮助他们的时候。

人力终究有穷时。

即便义演团再努力,也不能帮助所有人。

接下来,舞台上的节目不断变化。

有《教父主演金焰带来的话剧,也有女演员们带来的歌舞表演,还有徐志摩等文人带来的诗歌朗诵。

诗歌朗诵本来是没有的,不过在徐志摩等人的强烈要求下,还是上了。

许多百姓们听不懂,但也会拉来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好生学习。

最后一个节目,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