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1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黄土地上的赤色之血!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1章位卑未敢忘忧国?黄土地上的赤色之血!

包国维带来的帐篷有限,所以义演团并没有在村民的暂住地留宿。

当然,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团内不少女性的安全。

其他人在车上将就一晚上。

包国维则是召集几名会开车的司机,连夜共同轮流开车,朝着兴化县城开去。

对于如此着急的行程,众人并没有什么异议,洪深反倒还感慨说道。

“不知兴化县如何了。”

包国维点点头:“希望那边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情况。”

路途不算是很难走,兴化县地势低洼,也就是先前的吴家村在山坡上,后头的路途基本上都是平原。

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周围众多的湖泊和滩涂。

相比吴家村的无人问津,像是兴化县这般重要的县市,还是得到国府的重视的。

不少湖泊周围,已经被垒上了防止决堤的泥沙堤坝,即便在大雨之下,也是暂时缓解了决堤的危险。

一直沿着官道,车队终于在深夜到达了兴化县城外。

民国时期,不少县城已经还有着低矮的城墙,主要是为了防止强盗、土匪入侵使用。

所以车队干脆找了一处空地停下来休息,等到天亮再派人前往兴化县通报。

清晨,包国维起了一个大早,早早让守门人去通报县官,自己则是跟着梅兰芳、洪深二人,登上了兴化县城楼,观看县城里头的救灾情况。

原先在城外,还会觉得灾情不那么严重,包国维甚至怀疑,是不是县里为了援助,故意夸大的灾情。

可跟着洪深二人登上城楼之后,才发现情况远远不止外头看得那样。

“城南低洼的地段全部被淹没了,看起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县城的一半,兴化县是大县,看起来受灾四十万人,所言非虚。”

一边看着县城里的情况,洪深一边感慨,言语之中充满着悲伤。

四十万人受灾,那因此而流离失所,失踪,乃至于失去性命的,又有多少呢?

梅兰芳则是说道:“救灾情况还好,比我们原先想得好太多了。”

他指着县城里另外一半地方。

众人循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高地之上,已经建设起了不少窝棚,还有一些专门的布施点位。

看起来应该是国府为此做出的努力。

包国维摇摇头说道:“社会各界捐了这么多钱,兴化县尚且是在天子脚下,做到这些是应该的。”

他们这次下来,本来也是代替社会各界,探查救灾情况,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义演固然是要进行的,可监督显得更加重要。

吴家村的情况,就是最为重要的明证。

包国维将徐志摩叫来,让他把情况一五一十的写篇报道出来,并且实时发到沪市的各大报纸刊登,给社会各界人士看到灾区的具体情况。

这也是华夏济民会来之前的谋划之一。

先前徐志摩说是来这边教书,不过最终包国维还是将写报道这事情交给对方。

徐志摩写诗是一把好手,但他也曾经做过记者的职务,在写报道方面,还算得上是专业。

三人刚刚从城楼上下来,县官朱子文便匆匆忙忙地前来迎接。

这是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文人,皮肤十分白皙,一看平日里就没有吃过什么苦,乃是大户人家出身。

国府内部充满着裙带关系,遭灾之前,兴化也算是江淮地区富庶之地,想要到这个既富庶又距离金陵不远的地方,当上一个“土皇帝”,想必费了不少功夫。

不知道是不是忌惮于包国维,朱子文显得十分乖顺,他弯着腰拱手说道。

“见过秉文先生,潜斋先生,畹华先生。”

面前这三位,朱子文早就打听过了,三人虽然没有什么职务,可平日里认识的大人物,朱子文可是一个都不敢惹。

三名“钦差”下来,朱子文自然是要好生招待。

知道了义演团昨晚在城外露宿,朱子文当即皱着眉头说道:“诸位先生怎么不派人进城通知一声,我好安排诸位到县内驿站休息才是。”

朱子文还是有些意外的,在他看来,这些演员和明星,平日里都是锦衣玉食,竟然能够下来灾区慰问。

他甚至有点不理解,这些人放着好生活不过,非要下来体验“疾苦”?

吃饱了撑着?

还是说只是为了作秀?

在朱子文这种老油条看来,原因更加倾向于后者。

所以,他十分热情地继续说道。

“兴化县的驿馆还是没有受到影响,早知道诸位要来,我已经收拾好了房间。

先生们一路也辛苦了,早餐县里也准备妥当,吃完饭歇息下来,晚上再为百姓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