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丫鬟乘势而进,双袖飘向周伯通面目,周伯通后退一步,右手食指疾点袖尾,“嗤”一声响,衣袖所含劲力顿消,软软垂下。
林丫鬟一对纤手却蓦地自袖中探出,一手食、中两指分开,插周伯通双眼,另一手抓向周伯通胸口。
周伯通以全真派“三花聚顶掌法”应对,守中带攻,攻至中途,见林丫鬟蓄势以待,便又变招,林丫鬟应对之法亦随之而变。
二人以快打快,顷刻间已各变十余路武功。周伯通每每一招发出,立见林丫鬟已在等待,双手蓄势,对准了自己所发之招破绽所在,当即变招,林丫鬟招式亦已跟着生变,仍成陷阱之势,只待周伯通钻入。
周伯通连换十余招拳掌招数,林丫鬟便跟着变了十余招破法。周伯通招出一半,察觉不妙,便即变招,双手在身前或拳或掌,交错来去,却无一招当真进击。
林丫鬟一双纤手亦不住比比划划,时不时衣袖飘动,神情凝重,只把李莫愁、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郝大通看得一愣一愣。
二人这般隔空拆招,又斗半晌,周伯通心觉自己总是先行出招,给对方看去,相应使出破解之法,大为被动,倒不如让对方进击,自己见招拆招,占据主动,当下双手一摆,护于胸前,不再变招,只待林丫鬟来攻。
同时心中忽地闪出一个念头:‘历来高手较武,均是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怎么今日反倒掉了转来,变作了‘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
他隐隐觉得此一点大为关键,仿佛与武学之道有极重要之关联,登时分出一半心神,将那“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和“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两句在脑中翻来覆去,不住思索。
林丫鬟见周伯通凝立不动,知他要己先出手去攻,也不客气,身形动处欺近周伯通身前,右拳击出,打他心口,所用正是古墓派的“美女拳法”。
周伯通一心二用,一面思索武学至理,一面拆解林丫鬟的一招“西子捧心”,他甫出一招,林丫鬟立用玉女心经中相克制的武功来打,周伯通变招化解。
林丫鬟立又换招,改为克制周伯通新出一招,周伯通再次挡下。二人这一番攻守调换,林丫鬟占据主导,顷刻间又是数十招打过。
此数十招间,周伯通招式上颇为被动,处处受限,但仰仗自身武功高强,应变奇快,见招拆招,林丫鬟竟没一拳一脚当真打在他身上的。
倘若如此下去,二人再斗三天三夜也只平手之局,这般说来,岂非林朝英、王重阳二人所创武功不分上下?
林丫鬟心有不服,攻势愈显凌厉,却兀自奈何不得周伯通半分。
周伯通此战乃为师兄名誉而战,是以所用俱为师兄所传武学,自己所创“七十二路空明拳”半招没出。他拆解林丫鬟招式之余,苦思“后发制人”的道理,好似摸到了某一神韵,却又抓之不住。
周伯通隐有所觉,只消悟透了这一道理,必将踏入武学一道前所未有的神奇境界。他好武成痴,当即心头猛跳,更加用心思索,甚至刻意放慢手上动作,使自己一招一式更“后”几分,以之印证“后发制人”四字。
但越是苦思冥想,反而越不得此中真谛。
林丫鬟陡觉周伯通出手滞缓,每一招均为堪堪接下,还道他内力不济,心中虽觉疑惑,可当此情景,哪有余暇细想,只有加紧攻势,以图迅速将周伯通击败。
二人一攻一守,不多时又是百余招斗过,周伯通这百余招每次都是于千钧一发之际将林丫鬟进攻挡开,初时林丫鬟还道他功力不济,后来渐渐察觉他乃刻意为之,惊怒交集,却又拿周伯通没法。
周伯通苦思“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的道理不得,心中急切,便欲快快打发了林丫鬟,寻个僻静之处,好生琢磨。全真派的武功皆被玉女心经克制,但若以他的空明拳对付林丫鬟,岂非承认师兄不如林朝英?
有损师兄威名的事周伯通万不敢做,万不会做,念头一转,已有对策。
林丫鬟猛攻周伯通,忽觉他下盘似有破绽,待要相攻,心念一动,暗道:‘老顽童功夫如此之高,怎有破绽露出?莫不是诱我上当?’当下视而不见。
周伯通卖一破绽,见林丫鬟并不上当,心中一笑,没几招便又在相同之处露出破绽。
林丫鬟见了,不禁心想:‘这破绽露了两次,难道不是陷阱,确是他下盘功夫没练到家?’但心有顾虑,兀自强忍冲动。
然不多时,这破绽便又显出,仍是同一处地方,这下林丫鬟终于按捺不住,右足急踢,此招乃针对周伯通破绽而去,已非玉女心经中武功。
周伯通见林丫鬟总算上钩,清啸一声,急攻数招,招招皆是全真武功中极精妙的家数。
而下盘那处破绽则早已消失不见。
林丫鬟大惊失色,赶忙回招抵挡,但周伯通武功本胜于她,又蓄势已久,岂是她仓促变招可挡?
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