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等下车到地方,他才真正理解什么叫难。
“什么,你说这几个大仓库,打包按斤称?给钱就卖?”
刚到厂区门口,人家工厂上到老板总经理,下到车间主任,一大群人眼巴巴等着,只差请个歌舞队在门口进行文艺表演。
总之热情到了极点,四五十岁的老板拉着他的手,怎么也不肯松开。
等简单寒暄介绍过后,进入厂区,指着堆积成片的各色服装,老板几乎哽咽着道:
“李董,您看着给吧,现在外贸不好做,竞争压力大,这些都是国外公司取消的订单……”
真,白菜价!
大晟造服装加工厂,只是珠三角众多代工企业中不显眼的一个,类似于他们这种,因为国外企业临时毁约。
又没有太多国内市场,填补缺失份额的企业来说,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破产边缘。
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订单,原本库存压力,资金周转压力已经快压垮他们。
在后续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他们已经拿不出更多筹码,来打动那些品牌方。
是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降价,降价,再降价,哪怕跌破成本价,也总有人比你更低。
经济下行周期中,原本盲目扩张的企业,又没有核心竞争力,往往只能通过压榨廉价劳动力,来赚取微薄的利润。
他们的资金来源,往往都不那么正规,经济环境好,订单稳定时,尚且难以坚持。
何况现在,一大堆新进场的,有实力的企业,趁机压价,在市场上疯狂抢夺份额,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以大晟造为例,生意好时,全厂有职工三千多人,和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品牌方签订代工协议。
可现在只有30%的生产线,还在正常运转,库存积压的产品堆积如山。
这些都是被客户取消的订单,再加上很多海外合作的,固定账期贸易公司破产,一大堆应收账款成为烂账。
短期内资金极度紧缺,缺乏长期订单,没有国内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大晟造服装厂的致命隐患。
如果没有李泽华的介入,这家工厂的未来可想而知。
而现在,他来了,带着救命的订单来了。
“董事长,这是送检的报告,质量上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就是因为他们的质量太好。
用料等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在国内市场上,目前也没什么竞争优势,根本卖不掉。”
郭鑫毅低头小声诉说着,推广部搜集的信息很全面。
不仅有大晟造过往的销售情况,还简单分析了该工厂,现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秦广晟,秦总对吧?”
李泽华听完,转头对大晟造老板询问道:
“你们的产品先不说,我倒想问问,你们这个库存原料是怎么回事?”
连他都没看懂,一方面产品大规模滞销,一方面库存原料充足,看采购记录,有很多还是上半年刚刚补充的。
这不是扯淡嘛?
秦广晟老脸一红,支支吾吾道:
“这个么,主要是为将来考虑,我们判断……”
考虑个屁。
说白了,下游服装行业大面积滞销,出口受阻,上游的纺织棉花价格同样会出现暴跌。
原材料价格就是这些企业的盈利根本,秦广晟根据过往经验,加上很强的投机心理,硬着头皮连厂房都抵押掉。
从民间融资一大笔,妄图临死之前博一把,赌国际市场很快会迎来改变。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一天比一天更恶劣,别说起死回生,就自身都难保,每一天的巨额利息,几乎压的秦广晟快直不起腰来。
如果不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这一轮危机影响的时间,范围,后果将会更大。
不过看数据,如果没李泽华介入,这家工厂很大概率,要倒在黎明前,至于库存的原料,也不知要便宜谁。
“好了,秦总,你这个论斤卖,论袋甩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销售这些原本的外贸服饰,会不会有什么品牌纠纷?”
李泽华直奔主题,“另外,我需要的量远不止这些,如果后续合作中,你们拿不出同样的规格产品,怎么办?”
秦广晟想都没想,直接道:
“您只管放心,价格上好说,现在只要能周转起来,大晟造能活下去就行。”
“你要这么说,我现在转头就走。”
李泽华粗暴的打断道:“现在市面上活不下去的服装鞋袜厂,数不胜数,我不是非得在你这儿下订单。”
秦广晟一时被弄糊涂了,“这?”
降价,踏马的都不能打动你,那干脆白送好了!
“秦总还是没明白!”
李泽华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