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早茶  港岛话事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你又想踢回来?

那特么谁射门啊!

应该是从小教养的缘故,骆有梅时刻保持着端庄的坐姿,脊背挺直,双脚并拢放在椅子下方。

刚听完这番话,脚下就传来皮鞋根摩擦地板的声音,这是打算起身走人的姿态了。

可李清源却不为所动,他笑着拿起桌上一根竹签,串上一颗烧麦,芋头鸭肉馅,咬一口,很辣很咸。

“民意难违,局面在发酵,舆论形成一边倒之前,是否会平息?”

不用问,肯定不会。

明报这些年屹立香江,却也为自己结下了太多仇家。

而且对落井下石,明报谙其中三味,运用的更是炉火纯青。

很多人以为《明报》是靠小说崛起的,其实只是个笑话。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报纸,能靠小说崛起。

为了一版连载1200字的小说,去花五毫港币的人有,但不多。

当年的《神雕侠侣》,也仅能维系明报不倒,那时候也不仅有小说,同样有新闻、马经、商埠信息。

它真正的历史,就是靠着不断讥讽内地崛起的。

不光对内地,对本港民众也同样如此。

从“67风暴”到“五月风暴”,从“宁要裤子不要核子”到“大赞总督麦力浩”。

每一次,它无不是明确站在港英的立场。

比如把“居者有其屋”,“成立廉政公署”等等归功于英国佬的突然良心发现,而不是港人自己的斗争。

为什么自诩精英报纸,因为大多民众是真不鸟《明报》!

只是随着时间流逝,某些理想蜕化,《明报》重新给自己换了人设。

但当年论战,与同行的仇,结下了就是结下了。

现在论战又起,想短时间平息舆论,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一束光照进房间,里面的龌龊显现,那这束光便有了罪。”

李清源声音悠扬,语调缓慢而沉稳:“在所有人的发声时,一直沉默的《信报》,便成了故事里的焦点。”

竹签再次串起一个叉烧,鹅肝馅,油香和甜甜的酥皮一下能击穿人的味蕾。

他吃了一口,赞了声后接着道:“我与《天天报》的张主任一见如故,他会在让我们成为焦点这件事上,做出很大努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