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人。
这些都是有文化的,还可以培养成大堂经理,以后开分店了直接派过去就好。
小懒猫也快回来了,准备把第一家饭店当成培训的地方,半工半训,优胜劣汰。
第二天何雨柱开始组建自己的后厨班底,厂里面的徒子徒孙带了几个机灵的出来,已经足够了,主要是何雨柱讲解一些注意事项。
何雨柱在港岛的时候学了不少东西,现在正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时候。
娄晓娥和蔡文清去了正阳门叫上徐慧珍在街道办说明来意,拿出上面的批复,街道办主任高兴的差点没有跳起来。
现在很多知青陆续回来,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的,没有考上的这些怎么办?
没有工作天天晃悠也不是啥事情,现在有二十多个工作岗位已经很好了,而且工资还不低,三十块钱已经很高了。
厂里的正式工也就这个工资吧?马上答应下来。
就是这个要求有点多了,品行五官都有要求,不过这么高的工资有点要求也是合理的。
挂靠在轧钢厂下面也算是公家的饭店了,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
蔡文清也没有想到这么顺利,主任已经答应了,全部交给他了,肯定能完成。
过年前必须要把人员培训出来,过完年就要开始了。
现在已经78年了,何雨凯始终有一股急迫感,既然自己先行了一步,那就比大多数人快了一步,只要自己计划得当,一步快步步快。
何雨柱的人员培训已经开始了,雷师傅哪里已经彻底展开了,很多人路过的时候,看见被塑料布遮掉的小楼都在讨论这里要干什么。
一些老人知道以前这里是酒楼,猜测可能还是酒楼,众说纷纭,何雨凯他们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第二天服务员已经确定完毕,要求搬到那个四合院开始封闭式培训,要求饭店不开张任何人不得泄露具体细节。
何雨柱两口子已经分别开始培训服务员和后厨团队,服装的问题娄晓娥忙不过来,蔡文清主动接了过来。
何雨凯反倒是闲了下来。孩子们也分别去帮忙去了,何雨凯一个人坐在家里考虑各方面,看还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试营业的时候一定要一炮打响,到时候记者肯定要来,说不定领导也会过来看看,不能有任何疏忽的地方。韩春明已经到了景德镇了,两天时间在车上度过可想而知。
景德镇这边来了大生意,厂里面的人热情接待,看了介绍信没有问题,马上开始加班加点上面印花。
本来在烧制瓷器的时候就应该印上去,现在虽然有独门秘法,肯定没有原来的好,不过韩春明没有在意,下一批的订单下好后就回去了。
景德镇这边保证能在开业前两天送到位,这么大的订单不得不重视。
何雨凯也知道这么着急,瓷器上的标识效果肯定没有那么好,不过也没有在意,就这个已经是京城独一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