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白鹅警讯  鹅的三国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函谷旧关,夕阳悬在关头,曹军鱼贯而过,企图乘夜进兵。

曹仁驻马关前,抬手遮住夕阳残光,望着远近地势变化。

论险峻,秦时函谷关最为险要、易守难攻。

入汉后函谷关西迁,新的函谷关处于帝国腹心区域,起一个捕盗的作用,所以不需要考虑军事防守。

因而新的函谷关徒有其名,实际上不具备什么关键影响力。

曹仁思索之际,后面一支军队抵达,领队的韩浩驱马到曹仁身边拱手:“督军。”

“元嗣来的正好。”

曹仁调转马头背对函谷旧关,握着马鞭斜指西面:“那甘宁从弘农东迁到陕县,又东迁以渑池为前据大营,这是想恢复函谷旧关。”

韩浩想了想也是点头:“如此说的话,那也就合理了。其若能进据、修缮函谷旧关,河洛之地岂能安宁?可见征剿此贼势在必行,曹公高瞻远瞩,非常人所能及。”

对此曹仁只是笑笑,就对韩浩说:“既然元嗣来了,这里就交给元嗣。”

“是,督军请。”

韩浩展臂,曹仁才调转马头沿着函谷道而进,三百余骑跟随。

曹仁走远了,韩浩才调度他督领的中军各队,中军各队按着规划的行军顺序依次而进。

这次作战,曹仁依旧是前锋;但曹真、曹休、夏侯尚这些人已经在前线侦查完毕。

所以进兵时曹仁为前军押后,这样抵达前线战场时,曹仁能尽可能纠集掉队的吏士,也能掌握实际的兵力信息。

曹仁为前军,曹操自领中军,以史涣督领后军做接应。

交出传国玉玺、离开许都之后,曹军军制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先进的错役制,而是实打实的将校部曲制度。

已经无力掌控基层,为了强化将校这样中高层军吏掌握军队的积极性,曹操不得不做出让步。

承认麾下将校对本部士兵的控制权,曹操本人自然而然的也退化成了盟主。

削弱了绝对的权威,但也让中层军吏有了拼搏的积极性、勇气。

天色渐暗,渑池城内。

甘宁端坐校场木台之上,金盔金甲白色斗篷,身后站着一排同样形制、金盔金甲的雄壮亲兵。

校场之上,分配在这里的祭酒引着二十几名道士、道童沐浴更衣后,正有序屠宰大白鹅。

因黑熊在西,负责屠宰的祭酒挽起袖子,大白鹅双翅被一个道童死死按住,祭酒则将手臂粗的鹅脖子、鹅头压在祭坛上。

让鹅头对着西边,又担心这鹅有灵会去告状,所以祭酒自作主张将鹅的舌头拔出来用鹅嘴咬着。

嘴里唱诵着《太平世道经》里的相关经文,内容就是祷告中黄太一为大白鹅祈福,希望大白鹅能转生上界。

不到百余字的经文诵唱完毕,祭酒一刀割喉放血。

四五个呼吸后见出血量减少,立刻一个道士上前接走,提着大白鹅去一边拔毛。

鹅绒会被收集起来,一支大白鹅会挑出十二枚狭长硬羽。

会有其他道士上前接走这一组十二枚硬羽,去校场给盘坐等候的其他披甲军士分发。

一个十人队分发十二枚,什长、资深伍长多拿一枚。

道士分发时,就在鹅羽上用调好的金漆书写什长、伍长的番号隶属与位阶;另外十枚硬羽分发到各人,都是书写籍贯与名字。

大多数人都都是姓名两个字,但后续征匈奴凯旋归来,被解救、有功的吏士姓名普遍三个字。

名字多是破虏、平胡这类,要么是强国、立藩、建平、富强、安康之类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一队队甲士拿到鹅羽,就相互固定在头盔上,取代原有的羽饰、缨饰。

什长、资深伍长插两条白羽,一条插在盔顶,一条插在盔左;百人将、队官是三枚,插在盔顶与面门两侧。

甘宁的金盔最为特殊,白羽在头盔上插了面门左右、盔顶、盔后一共四簇;特别是盔顶采用了加长的尺长铜管。

只要不是昏黑深夜,稍稍有些火光,就能从各个方向辨认出甘宁所在。

甘宁的亲兵队也是头盔扎四支白羽。

以白鹅羽饰的方式,甘宁重新整编了参战的甲兵。

一千二百名重装精甲,就是甘宁敢前移据点的底气。

白鹅羽饰分发完毕,就开始饱餐牛肉、羊肉;至于大白鹅,这是作战时的重要补给!

天黑后,李异率领千余人从湖县出发向陕县进发;北岸张晟各部也开始向陕津北岸的渡津聚集。

远在河西的黑熊,察觉甘宁这里发生变故。

也不耽误,立刻将甘泉山的鹅群随机召唤千余只。

至于弘农前线战争怎么打,现在只能交给甘宁来打。

河西这里不能轻动,已经做好了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