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山雨欲来  烽火之铁血雄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的半个月,何炜的布局,其实和他自己的关系就已经不大了,输送百姓,构筑工事的事情都是宪兵在盯着,而这一切也都很顺利。

在十一月二日,第一批过江的百姓就已经输送过江,而海军送来的运输工具到位后,一个晚上的航渡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人,其航渡效率远超最初的预估,这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百姓获救,而与此同时,下关附近的各种防御体系也在加班加点的构筑。

上一次何炜参与的商议中,海军孙中校答应的水雷和海军火炮也全部到位,海军方面将在江阴自沉的前清军舰海容舰上拆卸下来的火炮全部调到了下关码头,包括炮手,炮弹也全部以增强长江江面防御的名义部署到了下关码头。

海容舰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之后向德国订购的一艘防护巡洋舰,其排水量两千九百吨,装备的火炮计有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径克虏伯速射炮三门,一百零五毫米四十倍径克虏伯速射炮八门,且已经全部运到了下关,何炜还抽空去看了一次。

这批生产于十九时期末的舰炮虽然已经是老态龙钟,但是海军把它们保养的还不错,为了增强这批火炮的战斗性能,宪兵部队方面特地从金陵兵工厂请来了一批技师为这些火炮做了保养,因此都能保持着不错的状态。

这批火炮全都被安装在了下关码头附近临时构筑的岸炮台上,每门火炮都被布置在混凝土浇筑的临时火炮射击堡垒中,其中每门火炮的部署位置,都是由何炜与带队的海军军官一同选定,有这十一门火炮在,基本可以做到对下关附近江面的全覆盖,如果碰上日本人的小型军舰,完全有一战之力。

何炜的那個水雷计划,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海军给了三百多颗真水雷,而假水雷的制造则全都交给了宪兵负责,宪兵这帮人也是真的有办法,发出公告在南京全城找木匠,为了招到足够的木匠,宪兵部队甚至发出声明,来应征报名,且经考验合格者,每个人统统发给十元钱,同时为其免费提供离开南京的船票,且具有离开南京的第一优先级。

本来城内的木匠对宪兵部队的招揽声明都没什么兴趣,结果后来这些额外的附加条件一出,这帮子木匠全都红着眼睛跑来应征,宪兵部队干脆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这帮子木匠每天也不干别的,就是照着真水雷用木头造假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搞到足够的假水雷,等到封江的时候,把这些真水雷和假水雷混合在一起丢在江里,何炜相信,日本人会很享受自己的这个创意。

除却这些部署,特务营的训练也是蒸蒸日上,总之,何炜的一切部署都在朝着极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好的是小形势,大形势可是出了问题,甚至根本让何炜高兴不起来,因为就在十一月九日,最高当局对淞沪前线的部队下达了全军总退却令。

这也意味着,这场发生在经济核心淞沪地带,集中了全国各省几十万军队,持续了三个多月的超大规模会战,就此结束了。

战局和事态接下来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何炜身为穿越者,可太清楚了,现在淞沪前线的几十万军队很快就会以各种形式撤出淞沪战场,向各个方向退却,日军也不会就此停手,他们即将以重兵直扑南京,再用不了大半个月,日军的兵锋就将直抵南京。

这段时间何炜在训练部队之余也没闲着,时不时就去和肖将军联络联络感情,商量商量下关码头的撤退事宜,其实这都是幌子,这些事情现在根本用不到何炜操心,宪兵都给办的妥妥当当的。

何炜的真正目的是想从肖将军哪里得到一些高层消息,他很想知道现在上面对于未来的局势是如何考虑的,这来来往往几次,还真的有不少收获。

从肖将军那里,何炜可以得知,目前高层已经开了三次会,第一次会议大概在十一月初,与会者不多,就是自己的那位光头校长,何部长,小诸葛,徐永昌等几个人,讨论的问题内容便是关于淞沪总退却之后南京该怎么办的问题。

在会议中,多数人表示应该尽快让国军主力从淞沪的泥潭中,对南京的守备不应投入太多的兵力,毕竟南京这个地形本身就是易攻难守之地,投入十几个团象征性的守备一下即可,自己的那位亲爱的光头校长也对此表示赞同。

不过同时也表示南京毕竟是首都,最好还是要认真的守备一下,反正,这第一次会议除了确定南京要守之外,并没有什么有营养的内容。

真正的重头戏,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大概是在月中,这一次参加会议的人多了一些,讨论的内容还是关于南京的守备问题,这次会议大多数人的看法还是和第一次一样,南京,要守,但是只能象征性的守,可这次会议却有人提出了不同了意见,训练总监部总监唐孟潇突然跳了出来,表示南京必须要固守,他给出的理由也是没法子拒绝,他认为南京是先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所在地,又是国家首都,若是就这么轻易的将南京放弃,又有何面目去见孙先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