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6章 某些事情还是有一定的预兆的  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样说,易筱月的父亲肯定是尽不到这份责任。

请乡村镇上的“演艺公司”,出场费并不高。

武元胜跟朱启福(宋玉萍的妹夫)商量了一下,他们请了这附近最好的一个“戏班子”。

当然,钱的事情,他出了大头。

这些没啥好计较的,人的一生,像这样的情况不多。

除了请“演艺公司”,对于村子里面抬棺木、挖坟头的人,他同样买了不少的烟。

这些烟,都是50一包的“黄鹤楼”,他并没有“小气”。

告别追悼会是在第三天的傍晚举行的,期间让易筱月帮忙写的有悼词,她也读了悼词。

那里面有老太太以及宋建明、宋玉萍等人讲述的关于宋老头一生的难忘的事迹。

对于一個“寿岁”差不多快八十岁的人来说,经历的时代很多,建国、特殊年代、改g开放之后。

通过写悼词,易筱月跟武元胜对那些年代的事情,对她外公的一生,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同时也增长了见闻,虽然是普通人,很平淡,但绝大多数人,不都是过着平淡的生活吗?

那些请来念经的“道士”、敲锣的人,也都是“俗人”,从中变着法的找他“要烟”。

无论在哪,不论“仙佛”,终究免不了“俗”。

为了热闹、喜庆,武元胜同样没有吝啬。

毕竟一包包的给,他们也要不了多少。

花了钱,舍得花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易筱月外公的葬礼,在喜庆的氛围中就那样结束了。

“人啊!这就是最终的归宿!”

第四天上午,宋老头就被送上山了。

看着山边埋葬好的坟头,武元胜有些感慨。

等多少年之后的某一天,他自己也会这样。

看着其他人,通常也能反映出个人的情况。

忙碌了几天,很累,特别是宋玉萍,看上去比来的时候,苍老了不少。

这是没有休息好的原因。

吃了午饭,没在这边停留,他们坐上车直接返回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