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马科长的主意  重生渔村,从水产养殖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天才蒙蒙亮,张家人全都起来了。

出海的,哄娃的,去县城的,各忙各的,一屋子人热闹的很。

爹先走后,姜若鱼把他的军绿色斜挎包背上,手上提着丈母娘准备好的海货,也出门了。

从沙海村到沙平县,可以选择坐船也可以坐客车,坐船可以直达,中途不用换乘。

坐客车的话,要先从村里去镇上,再从镇上换车去县里,比较麻烦,如果不换乘的话,倒是比坐船要快些。

两者比较的话,姜若鱼还是觉得坐船省心,于是赶了最早一班船出发。

到了县城,姜若鱼先是去买了一盒生活林的糕点,又买了两斤白糖,然后才往县农业局去。

门卫室里的大爷还是上次来时的大爷,不过他显然不记得姜若鱼了。

姜若鱼把东西都放在地上,递过去一根烟,“大爷,麻烦问一下,咱们局里的马科长在吗?”

大爷看了眼递过来的软中华,收起来夹在耳后,“在,他今天没出去。”

局里姓马的就一个,不用问就知道他说的是谁。

“那麻烦您,能帮我喊下他么。”

大爷斜低着头,老式的眼镜框架在鼻子上,掀起眼皮看着姜若鱼,询问道,“你是他什么人啊?”

“我是沙海镇的姜若鱼,你一说他就知道我。”

大爷听完,从门卫室走出来,到院内大楼前,大喊一声,“马科长,有人找。”

姜若鱼看得目瞪口呆,原来是这么叫人的啊,多么朴实无华的方式。

上一辈子自己也没来过这种大院,印象还停留在后世,那时候人人都有手机了,想找人一个电话就行了。

没想到这个年代,即便是县里的单位,找人的时候,也和村里没两样,全靠吼。

大爷喊完后,没一会,就看到二楼中间的窗户冒出一个脑袋,“谁找我。”

“沙海村的。”大爷用手往门口指了指。

姜若鱼挥了挥手,向二楼露出头的马科长打起了招呼。

马科长一看门口站着个一米八几,穿着白衬衫的人,不正是沙海村的姜若鱼吗,立马问道,“你怎么来了,等等,我马上下来。”

楼下的大爷看见马科长的反应,也重新回到了门卫室,对姜若鱼说,“等着吧。”

姜若鱼也很高兴,明显马科长还记得自己,而且刚刚他看到自己,还很开心的样子。

很快,马科长就走过来,“小姜啊,你怎么来了?”

自从上次从沙海村离开,就没再见过姜若鱼。

这几个月他下去摸排这些养殖户,加上姜若鱼,他这个组一共上报了六个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养殖户,局里是要重点跟踪培养的,其中有四个,是局里其他人的亲戚,打了招呼的。

还有两个,纯是自己看中的,其中就有一个姜若鱼。

他们当中,如果将来有人养殖出了成绩,自己脸上也有光。

也能给单位增加效益,年底单位的绩效奖,也能有自己一份功劳。

那明年职级晋升也有望了不是。

虽说单位里,多是论资排辈,但手里有些业绩,也总好过没有吧。

姜若鱼把带来的东西递到马科长手上,笑着回答,“马科长,这次我是专门来谢谢您的。”

“前几天我去办了贷款,镇上的人说了,你们这边已经把我名字报上去,说是要重点培养。后面我办事的过程都很顺利,这次啊,是特别来谢谢您的。”

马科长心想,这小伙子还挺懂事,不过面上还是说,“不客气,这不过是我的工作,至于这些,那我不能收。”

“你收着吧,不值什么钱。”姜若鱼再三说。

马科长推辞了下,就把东西放进门卫室。

然后问姜若鱼,“你的养殖器材都准备好了吗?苗有眉目了吗?”

“养殖筏需要的毛竹已经买好了,等会打算去买绳和锚,苗的话,还要联系市里的水产养殖试验场那边,之前有去问过,他们说可以提供免费的苗。”

马科长有些意外,姜若鱼居然找到了市水产养殖试验场。

全市的水产苗都是那边给的,他们给苗的正常程序是,先由下面给申请报告,然后他们再根据申请的情况给苗。

没听说先承诺给谁的啊,看来这小子能力大啊。

还以为他是个毛头小子,没想到有点门道。

“那行,既然你都联系好了,我也不多操心。还有一个多月,就到了贻贝和海带下苗的最佳时间,这些东西是该准备了。下苗前我如果有时间,抽空去你那看看。”马科长叮嘱道。

“那太谢谢了。”姜若鱼连忙道谢,上次在村里和马科长打交道,他听得出马科长对业务非常熟悉,有他去指导,那自然是好事。

“那我也不打扰您了,先走了。”姜若鱼道完谢说。

“诶,等会,你刚说要买的养殖器材有哪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