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金城?”
“啊?”北宫翎又一次短暂的失智。
他不是说我必须留在他身边吗?怎么又让我选择?
沿河水北上,领略草原风情,慢慢走回金城,听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
“你要不要一起?”刘宣的话再度响起。
“那,一起吧。”北宫翎听着自己柔柔的声音,脸上感觉更加滚烫了。
刘宣上一世并没有机会游览河套平原的风景,这次索性无事,又正好需要对河套平原有个大概了解,便决定沿河水逆行回金城。
赵云和贾诩等人被留在风陵渡协助羌胡人分发粮食,种植小麦等事宜。
刘宣则带着吕布,北宫翎以及数百骑兵精锐北上。
众人沿着河水而行,一路风光旖旎,刘宣闲暇之余也会利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给吕布和北宫翎解释一些疑惑。
比如滩涂的形成,河水是如何形成“几”字形的流向,很多解释都让北宫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行了数日,便已经过了河水南北流向的区域,转向了东西走向的部分。
这里比之前要更北,温度也比风陵渡之时冷了许多。
但随着刘宣他们继续西行,却发现一片广袤的草原,牧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虽然是深秋时节,但牧草才刚刚黄了叶尖儿,不像别的地方牧草已经全部枯黄,只剩下干枯的草根。
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进食牧草。
刘宣不禁勒住马匹问北宫翎道:“这是何处?”
北宫翎四下扫了一眼,略微思索后道:“这片草原名叫敕勒川。”
又指了指更北处延绵的山脉道:“那里便是阴山,过了阴山,就是鲜卑的领地。”
刘宣恍然叹道:“原来这里就是敕勒川啊。”
看着眼前的美景,刘宣自然而然的吟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刘宣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四下无人的草原上,还是被身后的北宫翎听到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宫翎轻声的念叨着这一句,也忍不住看向远方,只见茫茫的草海之中,牛羊若隐若现。
此情此景,跟刘宣念出的这句话完美契合。
有着一种草原特有的辽阔壮美之感,北宫翎现在满脑子都只有一个疑问:
“他一个武人,怎么能说出这么美的诗句来?”
刘宣并不知道这一首曾经全文背诵默写的民歌在北宫翎心中激起多大的震撼,
仍旧在与他们侃侃而谈,
“你们看,这敕勒川草原的牧草长得特别茂盛,而且气候要比其他地方更温暖一些。这是因为北面的阴山阻挡了自北而来的冷空气,而南面的水汽遇到阴山山脉阻挡,也在阴山南侧形成雨水,滋润了这片敕勒川。”
“如此得天独厚的草原,若是能成为专门的战马驯养之地,定能培育出极为出色的战马来。”
说到此吃,刘宣转头朝北宫翎问道:“为何这敕勒川没有成为羌人的马场,而只是普通牧民在此放牧?”
北宫翎回过神来,解释道:“敕勒川虽然是河套平原最好的草原之一,但这里太靠北了,时常有北方的鲜卑人绕过阴山骚扰我羌人边境。若是将这里建成马场,只怕迟早都是为鲜卑人养马而已。”
说到鲜卑人,北宫翎想了想还是对刘宣道:“将军,这里已经是河套平原最北端,与鲜卑领地接壤,我们还是快走吧,若是遇到鲜卑人,免不了麻烦。”
刘宣略感诧异:“怎么,北宫大首领骁勇善战,也会害怕鲜卑人么?”
北宫翎摇摇头道:“害怕谈不上,只是我们羌人与鲜卑人都是游牧民族,领地又多有接壤,若是处理不好,鲜卑人借机大举南侵,受苦的还是羌胡百姓。”
刘宣微微一笑:“还是你考虑得周全。不过鲜卑人横亘在大汉以北,虎视眈眈,若不能征服鲜卑,我大汉北境也难有安宁。”
“你要对鲜卑动手?”北宫翎有些疑惑的问。
“暂时倒还不会,大汉内战未息,东边又有变异人骚扰,就让鲜卑人先舒服一会儿。”
几人边走边聊,突然北宫翎脸色一变。
旋即下了马俯下身子,将耳朵贴在地面,停了几息时间再抬起头,
脸上已是一片凝重之色。
“北边有大批骑兵来袭,很可能是鲜卑人。”
刘宣骑在马上,敏锐的鹰眼发动,也已经看清了北面的动向,
冷静的朝二人道:“是鲜卑骑兵,人数至少有两千骑。”
北宫翎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她凭借地面震动听出的马匹数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