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隐情?  大明:在洪武底下当小官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实情,存在钱庄的钱,臣是可以随意动用的,但粮仓的那些粮食不行。”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还狡辩,真的要被这人害死了。

朱元璋本已经气得要立刻杀了杨幼文的,但听到他的话中似有无奈,还有些不甘。

一时间忽然产生了一个别样的念头:证据已经这么明显,杨幼文居然还坚持这个说法,其中难道咱家不知道的隐情?

朱元璋以平民的身份,打下了大明的江山,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若是每逢情绪波动时,都只是依照本能行事,早不知死多少次了。

大胆谨慎的战场作风,如今已经融入到了执政之中。即便是在盛怒之下,朱元璋依旧保持着一份冷静。

因此,当朱元璋想到这个可能的时候,皱着眉有些不耐的问杨幼文。

“如此说,还是咱家冤枉了你吗?”

杨幼文虽然极力否定贪污一事,但面对朱元璋的质问还是不敢直接应下。

“陛下圣明,陛下非是冤枉了臣,只是陛下所见非是所有事实之全部。”

“哦?那就把咱家不知道的说出来,让满朝文武衮衮诸公为你正名!”

说到最后的“正名”二字,朱元璋几乎是吼出来的。

这声音从金銮殿传出,不断的在殿前广场上回荡。

杨幼文连忙俯身叩头:“臣不敢!”

接着略有些苦涩的继续说道:“臣乃是依照朝廷规准收纳税粮的,按律凡官田每亩征税粮十分之一,民田每亩减半成,为二十分之一,查没的官田由各地衙门代缴,数额是十分之二,余者皆为百姓私产。”

说完杨幼文直起身子,跪在地面带苦笑的对朱元璋继续道:“因此,臣所管辖的徐州,所纳税粮并无错漏,望陛下明鉴。”

嗯!数量没错吗?

朝廷的税收规定确实是这样的,如果杨幼文没有隐瞒收获数量,那么确实他没有贪污。

可皇帝不是派人调查了吗,应收数量明显不对,难道是收获的粮食数量有问题。

不但满朝官员一时间有些迷惑,就连朱元璋都没有及时想通其中关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