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加之越来越多的英军护航军舰装备了无线电测向仪和新型雷达,能够及时测定发报潜艇的位置,以及发现夜间在水面状态的潜艇,从而有效地规避德军潜艇的巡逻线。
5月8日,邓尼兹决定改进“狼群战术”,放弃原先采取的固定潜艇巡逻线,开始尝试在较大海域的大范围搜索战术,将所有潜艇分散部署在爱尔兰——冰岛——格陵兰——纽芬兰——亚速尔群岛——西班牙之间的广阔海域。
一旦发现护航船队,立即报告潜艇司令部,再由潜艇司令部调集附近海域潜艇实施集群攻击。
这一战术既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又可组织实施大范围机动作战,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5月9日,U—110号潜艇发现了从北美开往利物浦的OB—318护航船队,随即与U—201号潜艇协同发起攻击,先后击沉3艘运输船。
但U—110也被英军“奥布雷提”号护卫舰的声纳发现,遭到了猛烈的深水炸弹攻击,被迫浮出水面,附近的英军“大斗犬”号和“布罗德威”号驱逐舰立即加速驶来,“大斗犬”号舰长意识到有俘获这艘潜艇的可能,便当机立断取消了刚刚发出的攻击命令。
直到潜艇上的艇员进入甲板炮位准备负隅顽抗时,才下令开炮,驱逐舰炮火密集而猛烈,顿时将潜艇甲板炮火压制下去。
“大斗犬”号一边开火,一边以15节航速逼近潜艇,在距潜艇约200米处驱逐舰派出了跳帮登艇小组,跳帮组登上潜艇时,德军潜艇艇员已经仓皇弃艇,跳帮组在潜艇上缴获了大量德军还来不及销毁的绝密文件和一整套带“恩尼格玛”密码机的无线电收发报机。
“大斗犬”号在救起了德军落水艇员后开始拖带U—110号潜艇返航,虽然U—110号后来在拖带途中沉没,但缴获的密码机给情报机关破译德军密码带来了巨大收益。
而德军完全不知道U—110号被俘以及密码机落入英军之手,从此直至战争结束,英军对德军潜艇部队的通信机密,甚至每艘潜艇的具体位置、艇长姓名等情况都了如执掌,为大西洋反潜战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为了抗击德军潜艇日益猖獗的“狼群”战术,尤其是在大西洋中部无法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海域为运输船队提供掩护。
英国海军创造性地开始在一些运输船上配备一至两架飞机,并在船上安装飞机起飞平台和弹射器,在无法得到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海域,一旦发现有德军潜艇活动的迹象,就弹射起飞所搭载的飞机,进行反潜巡逻或实施对潜攻击,压制并迫使潜艇下潜,从而掩护护航船队迅速转变航向,及时规避德军潜艇的攻击。
而这些飞机燃料耗尽之后就只能在海面上迫降,护航舰则负责救起落水飞行员,飞机就只好任其沉入海中。
这种战术每实施一次就消耗一架飞机,代价相当之大,但如果没有这样的空中掩护,船队遭到的损失势必更大,相比而言还是合算的,执行这种任务的飞行员每次都要在海上迫降,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飞行技术,更需要具有过人的无畏勇气!
5月27日,由于丑国和中立国船只不断被击沉,罗丝弗宣布全国进入无限期紧急状态,并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在安全海域航行的船只。
5月28日,从加拿大开往英国的HX—129护航船队成为第一支受到全程保护的船队。
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德军统帅部根据空军的强烈要求命令潜艇部队抽调4艘潜艇担负气象侦察任务,并抽出6艘潜艇前往北极海域和波罗的海,袭击毛熊的运输船只。
尽管德军在大西洋上的潜艇数量减少了,但6月德军潜艇的战绩仍达31.5万吨,这主要归功于4月间派往弗里敦海区活动的6艘潜艇。
这些潜艇由于不断从补给船上得到燃料、鱼雷等物资的补给,海上活动的时间大为延长,不但攻击英国单独航行的船只,还攻击了从塞拉里昂开往英国的多支护航运输船队,取得了不小战绩。
尤其是U—107号潜艇,在一次战斗航行中取得了击沉14艘船只,计8.6万余吨的战果,创造了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单艘潜艇单次战斗航行的最大战果。
这6艘潜艇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总共击沉56艘船只,击伤2艘,加上所布设的水雷炸沉的船只,共计约35万吨。
英国海军亡羊补牢,迅速组织舰艇对德军补给船进行搜索扫荡,同时在非洲沿海建立起护航体制,并尽量使船只在丑军护航的安全海区内航行,这些努力终于使德军在南大西洋的战果逐渐下降。
1941年4月德军潜艇击沉的英国船只约24万吨,5月更是达到了32万吨,6月为31.5万吨,加上其他兵力的破交战果,这一季度英国损失的船只吨位高达170余万吨,因此被英国称为战争中最艰难的一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