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借口赖账  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哎呀大海,你不早点来,钱已经缴了房租,手头就剩下几百了,要留到给家明买自行车的,他在镇上读书,每天要走七八里路,买个自行车上下学也方便点。”

刘桂兰不知从哪钻了出来,一露面就大声哭穷。

阮轻轻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疑惑的说:“既然秀秀不读大学了,那她以后有啥打算呢,是在面馆帮你们卖面,还是出去找工作啊?”

刘桂兰本就想让阮大海将女儿安排进制衣厂,接着阮轻轻的话顺口就说起了这事。

“大海,秀秀是你亲侄女,我不管你啷个办,你必须要给她安排一个工作,每个月工钱不低于一百。”

阮秀秀高中毕业,进制衣厂做事倒是绰绰有余,何况还是亲侄女,阮大海刚要答应下来,阮轻轻却先开了口。

“大伯,秀秀工作的事好说,我们今天来是说钱的事,你们以前没有,我爸也没追问过一句,现在你们有钱了也不还这就说不过去了吧?”

“轻轻,大人的事你一个小女娃子家少过问。”

怼完阮轻轻,刘桂兰继续哭穷,“大海,不是我们不还钱啊,是实在没有啊。现在面馆生意不好做,挣那么点点钱要养一大家子人的嘴,还要供家明读书,你作为亲兄弟,就算不帮一把也不能把我们往死里逼啊。”

听听这话,是人能说得出来的?

以前借的钱只字不提,找他们还钱就是把他们往死里逼,就成了十恶不赦的恶人。

忘恩负义这个词,在这两口子身上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

阮轻轻才不惯着对方,“大伯大娘,我倒有个办法,只要你们同意,这个钱就不用你们还了。”

听到不用还钱,两口子眼睛都亮了,忙问是啥子办法。

阮轻轻却看向阮大海,“爸,我说的话能算数吧?”

“算数,咋不算数,你都这么大个女娃子了,在农村像你这个年纪的,娃儿都生了。”

生怕阮轻轻会反悔,刘桂兰忙不迭的说着,全然忘了刚刚还让不让阮轻轻插手大人的事。

阮大海一惯的宠女儿,而且他也没真想着逼哥嫂还钱,便点了下头。

阮大江和刘桂兰两口子欣喜若狂,笑得牙巴都要掉了。

不用还钱,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

“轻轻,你快说,到底是啥子办法?”

“让秀秀进制衣厂打工,每个月的工钱用来抵债,我算了下,现在制衣厂职工的平均工资九十左右,每年有一成的涨幅,秀秀最多在制衣厂做五年就能把债还清了。”

白干五年,一分钱拿不到?

这样的亏本买卖,哈皮才干,刘桂兰顿时垮下一张老脸。

阮大江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同样也是不乐意的。

“你这算个求的办法!”刘桂兰跳着脚反对。

阮轻轻又说,“那这样吧,秀秀的工钱,每个月压七发三,如果一百块的工钱,就发三十块,剩下的七十扣下来还债。”

两口子依旧不愿意。

他们还指望着女儿挣了钱贴补家里,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要是拿不到钱,那还不如去外面给女儿找份别的工作。

而阮轻轻的目的正是这。

重活一生,她不仅要守护好老爸,更会守护好制衣厂,不会让阮大江一家染指半分。

见两口子打起了退堂鼓,阮轻轻佯装妥协的叹道:“行吧,我们可以再退一步,秀秀每个月的工钱,发一半扣一半,直到把债还清为止,怎么样?”

刘桂兰当然不同意,“秀秀工作的事不着急,她回乡下了,要过段时间才回来,到时再说。”

“哦,没事的,我们可以先说好,到时等秀秀一回来就直接去制衣厂上班啊。”

刘桂兰慌了,让女儿进制衣厂,那跟肉包子打狗有什么区别?

不行,绝对不行!

刘桂兰脑子疯狂转动,很快有了主意,“啊,我刚刚想起来,前两天在农贸市场碰到海霞她老汉儿,说海霞那边在招人,一个月最少挣一百呢,还包吃包住,我打算让秀秀跟到海霞一起出去打工。”

阮大江也附和,“是有这么回事,我是赞成秀秀去外面闯荡一下的,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总不能白读了,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就是你大嫂不放心她一个人去那么远。”

刘桂兰立刻说,“一个女娃娃跑去那么远,我当然不放心了,万一出了点啥事啷个办嘛。”

“你就是想太多,出得了啥子事嘛,人家海霞不是好好的?一年往屋头大把大把的挣票子。”

刘桂兰嘟囔,“行嘛,就听你的嘛。”

夫妻俩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演戏,阮大海又怎会看不出来。

本来他对于亲侄女进不进制衣厂,是无所谓的,就算亲侄女进了制衣厂,他也不会扣侄女的工钱用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