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2章 四面楚歌  美娱之花瓶影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42章四面楚歌

拥挤,喧嚣,狂潮。

“公主日记2”首映式正在成为今年夏天最特别的一场狂欢,滚滚热浪全面蔓延,可以明显感受到气氛的狂热。

一个个欢欣鼓舞。

置身其中,每个人都能够深深感受到侵入皮肤的癫狂,不由自主地相信,“公主日记2”可能再次成为票房黑马,带来意外惊喜,甚至可能如同“蜘蛛侠2”超越前作一样,系列第二部再次引爆市场狂潮。

然而,并非所有人沉浸在如此氛围里。

鲍勃伊格尔站在酋长剧院的二楼俯瞰,眉头紧锁、神情严肃,顺着汹涌人潮试图寻找这片狂热的尽头,眼神里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却始终不曾放松下来。

鲍勃伊格尔,迪士尼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继“公主日记”后,他又一次出现在系列第二部的首映式现场,对于这部真人童话电影系列似乎格外青睐。

事实上,情况稍稍不同。

两年前,鲍勃出席“公主日记”首映式,当时鲍勃和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同仇敌忾,站在同一艘船里,因为迈克尔艾斯纳的独断专行,迪士尼董事会内部权力动荡,他们希望“公主日记”的成功能够扭转劣势,鲍勃作为迈克尔的心腹和嫡系,亲自抵达现场,试图打开局面。

两年后,迪士尼风雨飘摇、前途未卜。

今年夏天,人人关心索尼哥伦比亚的内部权力斗争,但真正行业内部人士就知道,迪士尼面临严峻危机,远远比索尼哥伦比亚更加严重。

一切的一切,依旧源自于迈克尔艾斯纳。

自2001年以来,迪士尼持续滑坡的盈利业绩让迈克尔艾斯纳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这位高高在上的首席执行官并没有站在幕后掌控大局,不得不事必躬亲地解决每一个细节问题:

从剧场演出、迪士尼电视广告到乐园演员们身上的服装,事无巨细,他甚至在迪士尼乐园饭店设计里亲自挑选每件家具,和每一位油漆工讨论涂料。

几乎没有哪位“首席执行官”会这样过问电视台的每天节目行程表,就连新闻集团的鲁伯特默多克rupertmurdoch也表示难以理解,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领袖为什么对这些鸡毛皮蒜皮的事情感兴趣。

然而,这就是迈克尔艾斯纳,他习惯于掌控一切。

正是因为如此,好莱坞行业内部将他称为“暴君”,包括迪士尼内部也不例外。

但是,那些严厉的批评者们忘记了,迈克尔艾斯纳是如何力挽狂澜地将迪士尼从低迷深渊振兴起来的。

1984年,罗伊迪士尼roydisney,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侄子,在内部权力斗争里发动“变革”,抢班夺权;随后,从派拉蒙挖掘了担任制作人的迈克尔艾斯纳,冒险地将他推上首席执行官的位置。

彼时,迈克尔艾斯纳面对的是一家多年低迷不振、群龙无首、奄奄一息的企业,所谓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蒙上尘埃,渐渐被人们遗忘;正是依靠迈克尔艾斯纳独掌大权的领导方式,迪士尼重现辉煌,再次跻身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行列,并且成为能够和华纳兄弟、索尼哥伦比亚叫板的顶尖巨头。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迪士尼成为迈克尔艾斯纳的迪士尼,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迪士尼,也不例外,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全部笼罩在迈克尔艾斯纳的思想之下,失去独立的创造性,以至于其他声音被彻底屏蔽。

在好莱坞,他的冷酷无情人尽皆知,他甚至在办公室怒打员工;他要求绝对忠诚,任何一点点伤害都会被视为背叛,随后他将展开疾风暴雨的打击报复,梦工厂三巨头之一的杰弗瑞卡森伯格就因此转身离开,并且和迈克尔势不两立。

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迈克尔艾斯纳独占荣光;当一切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也需要独自背负责任。

迪士尼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正在远离,营业收入递减、股票价格下跌,公司内部的信任早就已经瓦解。

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都源自于迈克尔艾斯纳的横行霸道,他的判断出现错误却不容置喙,一步步地将迪士尼推向深渊:

斥巨资拍摄“珍珠港”,夸下海口要打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纪录,结果却面临惊天亏损;并购abc电视台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却在收购之后没有一个清晰的后续计划,导致收购没有能够带来收益。

巴黎迪士尼因为没有仔细研究当地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犯下策略性错误;低估网络对娱乐业的影响,迟迟没有做出反应,仓促行动进军网络产业遭遇滑铁卢;对漫画改编超级英雄市场的误判。

等等,等等。

纵横好莱坞整整二十年之后,迈克尔艾斯纳一手打造出来的迪士尼辉煌,又陷入自己打造的困境里。

今年三月,迪士尼年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