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4章 搞定英柯VS毛豆3的定价(求月票)  2003:从外贸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话,金主要求加大电商平台的投入,这一点他可以直接做决定,但涉及到更改生产线的就是一件大事了,虽然合情合理,但肯定是要拿到董事会上去讨论一下的。

不过檀锦程的态度确实是让他舒服不少。

互联网圈子里都说檀锦程的投资风格跟腾迅类似,会给建议给资源,但不会真的对公司指手画脚,跟阿狸的霸道完全不同。

但如果真论起来,巨量系要比腾迅系更加的温和一些。

“行,那就先这样,后续有什么沟通的话,刘总可以找我们的成总,也可以直接找我,我就先走了。”

今天除了是英柯医疗公告日,还是特斯拉公布国产版本毛豆3预售价格的日子,他还得回去跟团队研究研究。

对于医疗事业的布局,到此差不多也就是完成了,后续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投资,但指定是不会再弄出这么大影响了,医疗这个圈子还是比较复杂的。

他的父亲檀立华能够从小山村走出去,还有几位叔叔生意做得不错,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都是有些家底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要培养出一名中专生,可比现在培养出一名大学生要难得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专生,那待遇可一点都不低,老家最先跟他接触的陶启年,第一学历也不过就是中专。

实际上老檀家就有从医的,还不少,而家里对于檀锦程最初的规划也是学医,只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可以说这个圈子比汽车圈子还要复杂。

说白了,能拿手术刀的,谁会去打螺丝呢,对吧?

“可以,那就不打扰檀总了,后续如果有什么事儿我去甬城找您吧,老让您来沪市太耽误您了。”

从诚意上来说,檀锦程真是给足了他的面子,也让他最近出了不少的风头,从利益角度来说,檀锦程除了给英柯医疗带来了海量现金流之外,还吸引了很多机构的调研。

从前对他还有英柯医疗爱搭不理的那些基金以及投资机构,现在纷纷寻求上门调研的机会。

头上悬了一把剑固然不太舒服,但如果说这把剑放在身边呢,那安全感也是十足的,以檀锦程的眼光还有运作能力,现在没有人会再看不起英柯医疗了。

哪怕现在市值还不如檀锦程入主之时,但他相信这也只是一个暂时的。

仅仅手里这份文件,就价值千金,这可是有着极强人脉的国内顶尖投资公司的团队给出来的分析结果,这些都是英柯医疗所不具备的。

仅仅只是从品牌塑造力以及第二业务预期增长方面来看,在见到成果之后,英柯医疗的市值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改造出一家月产一亿个口罩的产业基地,通过全平台电商的覆盖,通过促销的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度,不仅仅能够带动第二个业务增长点,还能够通过这种品牌影响力为第一业务点提供增量。

钱,互联网资源人脉,现在这些他都不缺了,可以说属于英柯医疗的东风已经到来了。

“一年之后,我们绝对不会再是两市市值最低的医疗器械公司了。”

送别了檀锦程,刘方易在面对成林峰之时也没有了那种气场上的压力,眺望着远处意气风发的说道。

“那是一定的,我相信刘总的能力;当然,我更相信我们老板的眼光。”

十数年的时间,从一家没几个鸟钱,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像游资一般的短线操作来积累资金的私募机构,成长为手握超过百家的上市与非上市公司股份的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作为直接决策人,对于初期的巨量引擎,檀锦程的每一项决定都可以决定巨量引擎的生死,因为那会儿大伙儿都调侃他为梭哈式的投资。

没办法,没几个钱啊,不能像大型机构那样这也投,那也投,遥想当年,成林峰以及黄鸣等人无不都是胆战心惊,生怕哪一天公司就黄了。

他还好,还可以重新去找工作,黄鸣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把自己的公司都并入到巨量引擎的,说是二次创业也不为过,黄了的话他估计也就得退休了。

全是老板一次次用他的神奇,在质疑声当中证明了他的眼光,从互联网到手机产业链,再到汽车产业链,再到近几年的科技股,老板总能发现在一些在彼时受到各种质疑的公司,在合适的时机介入。

工作当中,成林峰可以跟老板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如果老板做出的决定,他肯定是无条件信服的,一次次打脸,让他彻底成了檀锦程的迷弟。

医疗产业巨量引擎不是强项那又如何,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不是,两市市值最低的医疗器械公司又如何?他还能低到哪里去?

“没想到成总对于檀总的决定如此推崇,看得出来贵公司的氛围很好啊。”

“哈哈,还行,刘总如果跟我们老板接触得久了就知道了,他搞公司的能力不好评价,但是在投资领域确实是很神奇的,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