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2章 檀老板的阳谋(求月票)  2003:从外贸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度其实就是行业标杆,这种把用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营销方式,虽然短时间会给自身带来一定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还是相当有利的。

以各方面的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经是势不可挡了,哪怕是从最基础的油价来说,单只这一点就会有很多人选择电车。

再说了,油车就绝对的安全吗?

“这个五分钟之内不起火是认真的吗?”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场直播,通过实验的形势以及吕瑞丰之口,内行看到了太多太多,而吕瑞丰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就透露出尉来的野心。

目前而言,动力电池相关的国标当中,并没有关于不起火时间的强制性要求,大多数都是企业通过内部测试的方式来执行安全标准。

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是忽略这个问题的,按照尉来以及宁得时代提供的数据,目前仅仅只有50%的客户会提相关要求。

汽车动力电池,尤其是三元锂技术的电池在热失控的情况下,把起火时间提升到五分钟甚至以上难吗?

不难,但是也仅仅只有尉来,byd,宁得时代等寥寥数家头部企业能够做到,byd跟宁得时代不知道,但是尉来既然敢这么说,肯定是有一定底气,甚至是已经拥有了这项技术。

年轻的檀锦程看似激进,实则稳如老狗,牛逼是经常吹,但做不到的牛逼他绝对不会去吹。

合作多年的李真显然是了解檀锦程的,因此面色看起来有些凝重,国轩是老牌电池厂商,但是要突破这项技术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还是那句话,技术上是可以实现,但既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客户也没这个要求,又有几个厂商愿意费这个心思去研发呢?

整车企业有骗补的,动力电池这一块同样不缺骗补的。

“当然,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推动相关国标的确立,我们要赚钱,但是不能赚黑心钱。”

檀锦程语气肯定,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按照尉来的内部数据,年销量30万辆可显著降低采购以及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摊薄研发费用,规模化之后的效应明显。

行业头部的话,一辆纯电车型是可以做到20%至30%之间的毛利率的,而占据着电车成本30%至60%的电池模块,其毛利润同样也是相当可观的。

固然前期以及持续性的投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尤其是电车这种需要摸索着来的产业链,但同样的后期的利润也是非常的巨大。

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再在安全研发方面克扣了。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环境之下五分钟之内不起火,尉来目前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也具备量产的条件,这一次没有展示,就是为了推动国标的尽快确立。

一家企业有这样的技术实力没什么用,还得是同行都有这样的技术,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共识。

“一场直播,三大目的,檀总还是那位檀总啊。”

没有来甬城的宁得曾老板,此时也在关注着这场万众瞩目的直播,吕瑞丰通俗易懂的话术,用的自家自产电池,没有利用三元锂电池的特征来推广第一次亮相的刀片电池。

也没有刻意的贬低竞争对手,这让观看这场直播的观众以及相关从业者舒服不少。

不得不说,作为行业头部玩家,尉来的格局还是不错的,这种大格局不仅仅只体现在檀锦程身上,而是贯穿尉来管理层的基因。

当然,尉来的野心同样不小,有这么一家同行也是压力重重啊。

以直播的形式宣传第一次亮相的刀片电池,从安全的角度来抓住用户痛点,论营销能力尉来还是行业领导者,刀片电池在实验室里的表现同样非常棒,可以增加潜在装机量。

而最后的一些技术亮点,像是在表达着行业老大的态度一样。

不过要说这场直播,谁影响最大,那肯定是他们宁得时代。

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前十大厂商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按区域性来分布,那就是东亚三国,三国的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

棒子三家企业(lg,三星sdi,sk)占据着11.9%的市场份额,小日子的松下与peve占据着29.2%的市场份额。

而我们,五家企业共计占据着全球47.5%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说主导了整个动力电池的产业链,优势无可撼动。

宁得就是这五家企业当中之一。

主打的三元锂技术,独立的电池供应商身份,加上国补对于续航里程的要求,宁得在尉来与byd双雄之外,占据一众厂商,超越三星sdi,拿下了全球4.1%的市场份额。

去年在创业板上市之后,宁得在资金方面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跟大多数公司一样,上市之后就是一个爆发期,今年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