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尉来旗下的核心零部件供应机制正式从准时制转为安全库存模式,紧接着这一项机制又在包括橙子集团以及闪驰集团还有魅族手机三大公司里正式推广。
内部机制的变化,带来的是公司内部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随着最重要的供应链变革的同时,尉来内部的变化是非常的明显的,首先是为了保障物流运输的稳定,尉来在山城以及郑市建立了全新的战略中转仓。
另外,尉来还出人意料之外跟中欧班列签约,在保留海运的同时,增加了铁路运输,这举动着实是让外界看不懂,因为相较于海运,铁路运输的成本要高很多。
正常情况下,中欧班列一个40hq集装箱的运费大致在4000至8000美刀左右,而海运则只需要1500美刀至3500美刀,以山城至杜伊斯堡为例,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是海运的两到三倍。
除了增加铁路运输之外,在空运方面尉来也做了不少的布局,建立了自己的空运白名单,但是在运输板块保障安全的同时,也给尉来增加了巨大的成本。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zz投机,因为就在这个月的4月2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帝都成功举行,来自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外宾参加,开启了一带一路的新阶段。
而尉来签订中欧专列合作,正是在一带一路大会之后的第二个工作日。
“争议肯定是有,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理由嘛,保障供应链与运输安全是我们今后的重中之重,董事会有说辞就让他们说去吧。”
尉来的董事会里,不是没有其他的声音,檀锦程这种对于“安全”方面改造的作法,出发点股东们可能会理解,但是增加的成本,降低的利润他们同样也有看法。
既要又要,这就是资本的态度,对这种态度檀锦程是懒得搭理的,反正无论是从股份还是董事会人员上,他都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这种涉及到公司经营层面的,资本方可以发表意见,但是听不听就是他的事儿了。
所有的改变都是有成本,且需要伤害一部分人利益的,但为了媒体做准备,檀锦程以及他的企业不得不这么做。
在搞定供应链体系改革之后,檀老板又着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这次接过任务的是负责生产的制造部经理张永,这也让公司高层调侃老板是逮着这对夫妻薅羊毛。
工厂的改造是目前看起来无用的防疫工业化改造,焊装车间改成了负压通风系统,这是目前全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防疫标准,另外开始储备可替换的模块化生产线。
这种模块式的生产线,是借鉴了大众meb平台产线,切换仅仅只需要72小时,另外就是培训三分之一员工掌握跨工序操作,一系列的改造,多多少少会影响一些尉来现有的生产计划。
但是跟老婆相比,接触檀锦程时间更长的张利显然要更了解这位老板,把各项工作都做得近乎完美,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生产线一步步的改造。
最近一段时间的张利,几乎都是泡在车间,哪怕是跟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老婆都很少有碰面的机会。
没办法,老板只给了他八个月的时间,2020年一月份之前必须要改造完成,这个时间已经非常的紧张了,另外老板还提到了产能的弹性方案。
像是预留夜间生产波次,尉来之前实行的是24小时两班倒的制度,基层员工的工作强度是比较高的,这次改造过程中,某些部门开始试行三班倒的机制。
一方面是为了让员工多一些休息时间,二则也是目前尉来正在扩招,对于基层员工的扩招也在计划当中,不过这么做肯定会影响一些基层员工的收入。
跟基层长期接触过的檀锦程知道,休息以及提升固然重要,但是实打实的收入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有时候大家并不是讨厌内卷,而是内卷跟自己的收入不匹配。
尉来基层员工12小时的工作制,但高于整体行业近30%的收入,以及包括社保,住宿,解决家属工作还有小孩读书等等非常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让基层员工没有了后顾之忧。
改为三班倒之后,员工收入受影响,这一点不可避免,管理层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过由于只是部分生产部门,管理层给出的的意见是鼓励这些员工去学习掌握跨工序操作。
能够适应多道工序,也就意味着可以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轮岗,想要增加收入就比较简单了。
“三家吗?”
尉来在改造,檀锦程本人也没闲着,最近他除了在各大生产园区之间视察之外,还与园区所在的地方zf签订电力保障协议,夏天快到了,浙省最近几年用电还是挺紧张的。
拿甬城以及北仓来说,前几年经常拉闸限电,尉来是区里的重点企业,在电力供应方面肯定是优先级的,但要说没影响那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