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定位  跨界通行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且地形并非完全平坦,再加上读数计时也存在误差,最后的结果自然不可能精准。

不过方皓对精度的要求并不高,这个误差范围完全可以接受。

星海原的绝大部分区域,都在东经42度至67度、北纬36度至48度的范围内,横跨两个时区。

由日出时间可知,这里属于东四区,再过7个小时左右,太阳就会升到最高处。

按照王欢为他制定的行动方略,现在应该找一个比较稳妥的栖身之所躲藏起来,之前的那个山洞无疑就很符合。

然后等到正午时分,再出来测一下太阳的高度角,根据当日的太阳直射点北纬21度12分,就可以算出这里的纬度。

有了纬度和日出时间,查一下官方给的数据表,比对过后再做一些简单地计算,便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经度。

得到了经纬度坐标,特调局就可以确定他的位置,等下一次穿越时,提前安排人来接应,带他前往最近的据点。

这是在元界最常用的定位法,非常适合对环境完全陌生的新人,除了需要看到太阳才能操作这个硬性条件之外,只要有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知识就能轻松掌握。

甚至实在不会算也不要紧,只要记住日出时间和太阳高度角两个数值,回去后可以让人帮着算,完全没有门槛。

不过方皓并不需要等到正午,他现在就可以对所处的位置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在他的右边,大约三四十公里开外,一条影影绰绰的巨大山脉在晨光的映照下渐渐显露出来。

上次穿越时,在山洞里偷听那几个通行证贩子的对话,曾听伊里丝说到过,这里处于可比达山北麓。

这显然这就是远处那条山脉的名称。

官方早就通过精确的星图比对,证明了元界和玄界其实是同一个星球,并且时刻处于同一位置。

但是星海原的地貌,与玄界相对应的区域却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世界的气候差异明显,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又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因。

一些在玄界干涸的湖泊及河流,在元界却宽广而澎湃。在玄界变成沙漠的不毛之地,在这里却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有大片的草原和众多的绿洲。

星海原也因此而得名。

不过因地壳运动形成的山脉,两个世界则大体一致。人类的活动暂时还影响不到这一层面。

元界的可比达山,便是玄界的科佩特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大致在北纬37度至39度之间。

几十年来,属于特调局的官方元者随机出现在星海原的各个区域,再加上他们的主动探索,便得到了一幅非常完整详细的星海原地图。

方皓的特训内容中,就包括对地形图的记忆。

在地形图上看到可比达山的位置后,他便私下里做了些准备工作,提前算出了山脉以北四十公里沿线上十个坐标点的日出时间。

计算结果就抄写在他怀中的一片麻布上。

此时拿出来查看了一下,找到时间最接近的那个坐标点,根据时间差值做一些计算,便得到了位置信息。

——东经57度25分;北纬38度28分。

虽然这个结果误差可能会比较大,肯定不如通过正午太阳的高度角换算准确,但结合周边具体的环境情况,比如说那个变成废墟的村庄,周边几个山包和湖泊的分布情况,已经足够让特调局的人找到他了。

至此任务目标二就算是完成了。之后的时间大可以躲到山洞里,等通行证CD结束返回即可。

不过他并未打算就这么躺平。

连续五个晚上跟着王导员接受特训,方皓不仅收获极大,还对官方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虽然所见所闻只是冰山一角,却让他意识到,自己获得灵者通行证的经过,是存在隐患的。

序号3-302通行证原持有者的信息,官方已经掌握得很详细了。其中有一些可作为物证的东西,还是经他的手交上去的。

包括这个人在元界的具体死亡时间和地点,特调局迟早都能掌握。

而他的“首次”穿越,恰好出现在这个人的死亡地点,这种过分巧合的事情,不引人多想才怪了。

本身他获得这个通行证的时间,在别人眼中就很蹊跷,和正常情况差了至少十几分钟。

如果源初通行证能够在宿主的修为晋升后,主动获取其它类别的通行证,那他绝对不会是第一个。

就看官方对源初通行证的重视程度,肯定早就掌握了这一情况。

方皓甚至敢打包票,在官方的元者当中,一定有身具源初通行证的元者,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个。

他的衍者通行证还没有在世人面前显露过,只要抵死不承认,别人顶多是有所怀疑。

但他获得灵者通行证的经过如果被人细细剖析,这个事可就藏不住了。

所以必须得离开废墟村庄,以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