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土木堡之变  大明:自曝身份,老朱人都麻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朱祁镇真不知该如何说他!”

一旁的朱标无奈的摇摇头。

“先生,你继续说吧!”

朱元璋说道。

“八月初二,朱祁镇终于到了大同,还没开始打。”

“镇守太监郭敬就绘声绘色并添油加醋的说之前的猫儿庄和阳和之战的惨烈。”

“吓得王振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雄心壮志,心里剩下的除了害怕还是害怕。”

“于是他连忙下令大军掉头回去。”

“掉头回去?”

“他娘的,折腾这么久,就回去了?”

朱元璋眉头紧锁,此刻他已经杀了王振的心思都有了。

“陛下,朱祁镇这二十万大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虽然以三大营为主,但是算上后勤人员,王公大臣,能够战斗最多也就七万人。”

“而北元那边,攻破大同的防线以后,他们就开始征兵,总兵力加起来足有十七万之多。”

“而我大明这边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折腾,回去也不失是个办法。”

“回去最多丢人,可不回去,那就是丟命了。”

朱元璋点点头,轻叹一声:“唉!好吧!”

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先生,他们回去估计也没这么顺利吧?”

一旁的朱标敏锐的感觉到事情没这么简单。

“殿下英明!”

“大军刚想动身,王振又开始作妖了!”

“他想向朱祁镇进言,希望能让大军绕道去他的家乡蔚州。”

“想要衣锦还乡摆摆威风,光宗耀祖!”

“这个狗东西,都到这个时候了,还想着衣锦还乡?”

朱元璋言语之中充满了厌恶。

“陛下,其实如果按照这样的行军路线,经蔚州,再由紫荆关入关,也能安全的回到京师。”

“这样进行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大军刚走出不到五十里,队伍就被叫停了。”

“怎么就停了?”

“再不走,北元恐怕就要打过来了吧?”

朱元璋眉头紧锁,一脸疑惑的问道。

“不会又是王振跑出来作妖了吧?”

朱标淡淡问道。

“没错!”

“此时正是秋收季节,这阉人,生怕二十万大军经过之时踩踏庄稼。”

“于是他不顾大军已经向南走了四十公里的事实,命令队伍折回东北,重新回到宣府,由出征之路返回。”

“混账东西,都这个时候了,还管什么庄稼?”

“命重要还是庄稼重要?”

“朱祁镇对比是什么态度?”

朱元璋内心升起阵阵悲凉,他有预感,这次一定损失惨重。

“朱祁镇他觉得王振做的很不错!”

朱元璋:“……”

如果朱祁镇在旁边,不挨几个大嘴巴子肯定是过不去了。

“朱祁镇出征之时,不是带有很多大臣,他们就不出来劝解?”

朱标不解的问道。

“劝了!”

“大同参将郭登、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知后急忙前来劝阻表示已经临近城池,没必要也不应该在宣府受威胁的情况下折往北路去冒险。”

“但专注于个人威势的王振对这充满警示的劝告依然不闻不听,一意孤行。”

朱标:“……”

服了!

彻底服了!

愚蠢到不能再愚蠢了!

“先生继续说吧!”

“咱能受得住!”

朱元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

“大军迂回周折,耽搁了数天宝贵的光阴,直到八月初十日,才到达宣府。”

“这么长的时间,让悄悄跟在后面的也先部队摸清这支部队的意图。”

“他们进入宣府之日,也先命伯颜铁木儿率领一支追兵到了宣府东南、距宣府仅60里的鸡鸣山,堵在了明军前进的道路之上。”

“也先亲率的大军则紧追而来,形成对他们的夹击之势。”

“朱祁镇和王振得知情况之后,连忙派人出击,迎战瓦剌。”

“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受命断后拒敌,迎战也先骑兵,结果大败,士兵死伤大半,兄弟二人双双战死。”

“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三万兵前往支援。”

“结果中了人家的埋伏,三万骑兵被杀掠殆尽,朱勇和薛绶两人也双双战死。”

“虽然朱勇指挥有问题,但那时候的将士经过长时间的折腾,士气已经很低迷。”

“这这这……”

“我大明的将士,咱老朱家对不起你们呐!”

窝囊!

太特么窝囊了!

想自己建立大明以来,那次出征我大明将士不是凯旋而归?

“先生,后来呢?”

朱标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