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食了,就开始自然而然去追求道德。
不过在古代的时候,一些社会底层很有精神头啊。他们可以没钱,但是不能丧失德行,该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该做的绝对不沾惹。
但是有一部分人,就会在时代环境道德人心观念下钻空子。
男如嫪毐、女如赵太后。
那就是那个时代的社牛。
在秦国当下这样的时代氛围下,从不意味着自由开放就是好事。
因为包容,所以有些坏的东西会滋生。
否则如果真的包容大度,两性地位平等的话,历史上的大汉、大唐、大明那就不会衰落了。
否则为什么保持了中正之道,那为什么这些朝代都没有长久呢?
为什么这些朝代期间,还是发生着压迫的事情,人还是过得不幸福,为什么那些被压迫者、被破成为‘精神病’的人,他们的肉体死去了,但是压迫的痛苦和‘精神病’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先秦时代,在宽容自由的环境氛围下,一些女性贵族反而有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优势,掌握权力并不让人感到反感。
事实上,所有人都觉得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
可惜了,这是想当然。
而想当然这是大忌讳啊。
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看起来有着某种关联性的事情,人们往往会把两者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之间有某些内在联系。
可惜了没有经过实际验证,这样的想当然会给人带来灾难。
秦二世对女性掌权,并没有多么反对,但是,你得做好预防。
就在不久前,秦国的一些女子们掌权,引发的祸患简直是让人感到骇人听闻。每个秦国人都对这些事感到荒谬但又无能为力,太后养情夫,养着养着不小心把国和一个王都给玩没了。
害死亲生儿子嬴政、扶持嫪毐登基,这也许并不是赵太后一开始的想法。
但是最后赵太后导致的结果是嬴政险些被杀了,而大秦帝国的权力险些落到嫪毐手中。
虽然秦始皇的经历本来就很困厄,女子似乎成为了他的噩梦。
可当今秦二世也不是一直高枕无忧啊,华阳太后、赵太后掌权后,胳膊肘一直向外拐险些把自己一脉直接给灭了。
赵太后和华阳太后,那在过去咸阳宫里都是只手遮天的人物。
有删节——】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既然要改变现实,那首先就得尊重规律。如果女子真的想要改变自身的处境,那就是尊重这样的客观事实。
自古至今,没有听说过洁身自好的女子在正常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招来危险的。更没有听说什么貌美谦卑的女子陷入漩涡囹圄的。
在历史上,就有一个女子完美地践行了真正的‘女卑’——谦卑柔顺。这个人就是卫子夫。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一个歌女,靠着自己的谦卑柔顺硬生生做了大汉帝国的皇后四十年。
无疑是给天下女子都做了一个榜样。
谦卑不是自卑,不是天生的地位卑下。
说到底很多女子自己给自己招来灾祸,乃至于当权的女政治家给国家招致来祸患,都是因为无明。
不认清男女之间现实的性别生理差异,不尊重现实基础,盲目地大喊大叫男女齐等】,这并不能改变女子的困境。
只有尊重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啊,才能找到解法。
而且女子根本不需要争取什么权力,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女子生来就是柔弱不能自理,就凭这一点,足够让男子们羡慕了。
男人生来就是很辛苦的,因为他们从古至今都是在承担力气活。
女子弱,本来就已经是‘最大的优势’了。
但是呢,很多女子不会正确使用自己的弱。所以往往那些刚强的女子最后都吃亏了。
可惜历史上从古至今有那么一些女子见到了自己的弱,就开始转化为强,转化为强,就开始桀骜不逊。她们倒是聪明,可惜全无道德底线。
这两类极少数的女子,一类活的太辛苦,明明是个女子,你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活成男人。
老天让你做温柔的朵,只要你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自会有人呵护。
一类则活的不识趣,已经掌握了成为强者的方法,但是却开始变本加厉的索要。如果让自己变得强大就是为了勒索,攫取异性身上的金钱、权力、地位而不付出,试问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
然而这两类女性,历史上就没消失过。只是到了后来愈演愈烈。
也许怪不得古代历史上人们的成长进化偏离了方向,而是代代传递下来的压力,代代传递下来的陈规陋习,祖祖辈辈干下来的压迫龌龊事,逼得这些男女两性都走向了异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