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厮杀,大破敌军,杀叛将二十员,斩首万众,尸体垒高成小山,令敌人闻风丧胆。】
【消息终于传回朝廷,新皇帝因你战功显赫,将你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你却认为应该为有功的部下请功,至于自己,并不在乎官爵之大小,只一心报国。】
【朝廷很快接受了你的提议,赏赐了三十名有功的将士,但只让人带来了文书,却不得赏赐物品。】
【得知消息的你心中郁郁难平,写信斥责上官:国家危难,孤城在外,将士们浴血拼杀,竟连保暖的衣服都不得一件!】
【然上官根本不予理睬,朝廷重臣只顾自己享受,怎可能对你等前线将士有过一丝感恩和尊重?】
....
大唐。
“混账东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么简单的道理这昏君不懂吗!!”
李世民气急败坏,怒摔衣袖,整个人都有想杀人的冲动。
“将士在外浴血冲杀,竟然连一件保暖的衣服都不得,这叫什么赏赐?奇耻大辱!”
他是从军之人,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当年还是秦王时爱军如子,能够体会底层将士的艰辛。
结果没想到了昏君崩溃到如此地步,也让李世民深感愤怒。
魏征也叹气。
“如此大的功劳,他不求什么,只求一路跟着自己的将领将士们,能够多一件保暖的衣物,唉,这般纯粹,让我等寒颜!”
长孙无忌也忍不住摇头。
“可惜了,他一心爱国,可这个国.....不值得他如此做法!”
....
大秦。
嬴政的眸中也带有寒光,同样是被气的不行。
“凡我大秦之人,若谁敢做出这等不体恤底层将士之举动,朕必杀之!”大秦的军功晋升制度,能保证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将士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然而上榜的忠臣立下如此的大功,只希望给自己的部下求取一件保暖的衣物。
“这种微小的要求,那昏君都无法办到,国家都无法办到!怎能有人昏聩到这种地步!”
嬴政气的不行,又担心上榜的是自己大秦,便转过头撇向后方,严厉的警告他的几个儿子。
“你们最好祈愿上榜者不是我大秦,否则,朕绝不会心慈手软!!”
扶苏等人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王翦知道陛下生气,换做是他自己,在这样的国家和环境当中,也会感到寒心。
“真替此君感到不值,不值啊!”
.
大明。
朱元璋看到金榜上的内容,同样也在冷哼不已。
“咱的大明要是到了这种地步,干脆灭亡得了,还谈什么江山永固!!”
群臣知道他在说气话,但确实这种国家和朝廷,让人感到极为不齿!
“他所求这么简单,上面竟然无法满足,何其可笑!”
朱标向来温和,这会儿也是脸色铁青。
毕竟大明已经上过一次榜,被他们视为奇耻大辱!
如果这次再是大明......
李善长暗自叹息,不知道届时圣上会气成什么样子。
另外的时空中,同样是大明。
朱棣也在频频摇头。
“这金榜上的内容朕观之,心里也是堵得慌!”
“如此的奇才,皇帝不能善用也就罢了,这般昏庸的举动,不是在寒将士们的心吗!!”
他能想象上榜的忠臣当时心里有多失望,同样担心如果大明上榜,自己又该如何面对?
....
大汉。
刘彻庆幸自己的天下,还好没有这种不平之事。
“在我大汉,普通将士也可封王拜相,绝不可能让这般英雄人物,得不到机会!!”
霍去病重重点头,也是不置可否。
“朝廷待他如此凉薄,要我说,他真该反了算了!!”
....
同一时期,三国、大宋、大清、隋朝....等等等等,万界中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对于昏君的这一举动,都感到愤怒和寒心,也在为上榜的忠臣感到不平,认为这样的国家不值得他去这么做!
但到底值不值得,金榜很快带来了答案。
【没有能给手下将士们求得赏赐,你有些自责和心灰意冷。】
【可想到国家已经如此,百姓流离失所,你终究还是于心不忍,忍下不平,继续带兵参与与叛军的作战当中。】
【你们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那是国家的南方门户,一旦被敌军攻破,数十万大军长驱直入,百万百姓家破人亡,国家说不定就真的完了!】
【为了守住这道门户,你苦思冥想,屡次激励将士固守,从早至晚,作战二十余次,士气不衰。】
【城中主将自知才情远不及你,主动卸任,并且推举你为主帅,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