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唯有两袖清风!不知是否后悔?  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气炸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应该生在我大明的,如此,他能得重用,而不是被那些奸臣联手排挤和打压!可惜,可惜了!”

同样心情矛盾的还有嬴政。

“要知上榜对朕等天子而言,便是奇耻大辱,但若有此朝臣,我大秦征程必将迈的更加辽远!”

李斯拱手而立,对此也满是赞叹。

“他心中有法,不舞弊不徇私,乃是天下之楷模!”

康熙则是在脑中仔细过滤。

“我大清可有此等人才?”

“不不不,若是有,岂不是证明我大清上榜了?绝不能如此!”

这一刻,大宋的赵匡胤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人虽受排挤,但终得重用,这般看来,他所侍奉的君主并不昏聩才对,为何上榜?”

万界之中,诸多皇帝也有同样的疑问。

从金榜上看,当时的皇帝应该算不上昏君才对。

那他到底如何上榜?

“其中大有蹊跷啊。”

刘彻徐徐摇头,越发觉得事情有趣起来。

众人带着期盼的目光投向金榜,上面的文字也再次的出现变化。

【你初到任上,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你上书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按分额支给他们粮食,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等秋收后偿还。】

【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州县官吏任期已满应当升迁的,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能离任。还要命令风宪官员经常监察,皇帝欣然应允,下令效仿和实施。】

【.........】【你到任上所做之事都是为了天下百姓,黄河沿岸经常被洪水冲开缺口。你下令加厚建筑堤坝,每个乡里都要设亭,亭设亭长,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又命百姓种树挖井,使得当地榆柳夹路,行人也不再受渴。】

【你知边塞不稳,路途遥远,地势险峻,官员常走动不到,你便请另设御史来治理。又把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你恩威远为流行,附近山上的盗贼为此而不敢露面。】

【你在民间受百姓爱戴,你在朝堂也颇受赞誉,之前排挤你的朝臣不敢再言,你上报的奏折都能得到主事官员的批复通过。】

【有人劝你为官要知变通,你摇摇头,还是说要对得起皇帝御赐的官服。你说了,你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直到被逮捕的前一天,你依旧将自己的官服叠得整整齐齐,你这一生无愧于它。】

“好官!当真好官!”

张飞忍不住拍手喝彩,饶是他这等莽夫,也不得不被此等好官所折服。

刘备闻言哈哈大笑。

“三弟你素来敬仰有学识才干的能人,如此人才,可值得了?”

关羽一旁笑着抚须。

“大哥岂不说笑?莫说三弟,便是某,若见此君,恨不得与其同饮!”

“云也一样!”赵云一旁附和,心神激荡不已。

几人随之哈哈大笑,各自斟了酒,豪饮一场。

吴国这边,周瑜也在一直关注着金榜,见此不由兴起。

“取剑来!待我舞上一曲,为天下有此君而庆贺!”

鲁肃大声叫好。

“公瑾,我来助威!”

高台之上,孙权满是开心。

“我江东人才辈出,相信不比此君差!”

在同一时间,曹操却说了和他相反的话。

“诸君,谁能比之此人啊?”

他双手比作剑指,指向金榜,一脸微笑。

堂下无人作答,大都神色尴尬。

他们岂能比之?

光是一句的“要对得起身上官服”,就足以让众人汗颜。

须知他们名为汉臣,实则早已如傀儡一般了。

“此人倒是深得朕意,我大汉可有如此人才?”

未央宫前,刘邦不顾形象蹲在台阶上,掰起手指头自言自语。

“萧何你算一个!”

萧何苦笑着摇头,“陛下,快别取笑臣了,臣与此君相比,宛如米粒对皓月。”

刘邦不在意的摆摆手,张嘴又说:“韩信应该算一个吧?”

韩信脸色难看,很实诚的回答对方。

“臣还差得远。”

于是刘邦算来算去,竟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比较的人,不禁有些失落。

但转念一想,反而释怀了。

“还好没有,不然若是上榜,可真是丢脸!”

想到上榜之忠臣,连死前都还在整理自己的官服,为人臣子,更能体会那等心情。

在大秦,李斯都不由哀叹。

“错付了,终究是错付了。”

嬴政闻言冷哼一声。

“果真是昏君,如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