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资金。
甚至再过个几十年,也能顶一位宰相半年的月俸。
只是有一说一,人家宰相收这钱,并不是大头,大头是各种实物的发放。
现在大唐的官员收的还是实物作为工资呢,朝廷根本就没钱发。
要发,也只能是发布匹来作为货币。
虽说贞观之治已经开始了六七年,但其实,真要说的话,现在的大唐还穷得很。
这两年还好,这两年,百姓至少还能吃上一些饱饭。
贞观的前三年,各种自然灾害,有的百姓甚至都要卖儿卖女。
所以前两年有人提议李二去封禅,李二都没去。
百姓都还那么穷,封什么禅。
所以当陶逸提出这么一个提议,全场估计也就只有大理寺卿一個人是反对的。
大理寺其他的手下都恨不得他们的上官赶紧同意。
长孙无忌又道:“不过这样做,终归是有点不合常例。这事,还需提前向陛下报备。等陛下同意了再做!”
大理寺卿这才罢休。
陛下会同意么?
他也不确定。
然而这件事,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案子给查清楚,考虑到这一点,大理寺卿决定把锅先甩给陶逸。
事实上……
这案件到了这里,已经不好查了。
他也拿不出更多的证据,此时,也就需要有一个像是陶逸这样的人来兜底。
反正……
查不出来,那就问罪于陶逸,难道,要让陛下把怒火发泄到大理寺,发泄到自己的头上么?
大理寺卿忽然觉得,自己的良心有点很是过意不去。
但看到陶逸这位商人,又觉得,就该给这种盲目自大的商人一点教训。
在十分看重门第的大唐,像是陶逸这种人,但凡是有头有脸的,都不屑于跟陶逸交往。
所以当初陶逸能进齐国公府,还真就是长孙无忌因为要查案,故意让陶逸进去的。
若不是因为查案,就算是有柳忠在一旁说好话,陶逸也绝对见不到长孙无忌。
是的!
事实上,长孙无忌也有怀疑过陶逸。
只是很快却又被陶逸的才华给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