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书要放到合适的平台上才能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陆严河笑了起来,还松了口气:“那太好了,我还真担心你不愿意跟叶脉网合作呢。”
“我又不傻,人家只是抠门了点,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但也没坑我们。”陈思琦说,“而且,十万元来制作这本书已经足够了,只是我们两个人大概率要为理想而买单,赚不到什么钱了。”
“要是以后这本书能按子杏姐所说,做成一个书系,开始盈利,我们两个人的收益五五分。”陆严河说。
陈思琦翘起了嘴角,“这么大方?”
这本书说是两个人一块儿在做,实际上真正让这本书能够做起来的,是靠陆严河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否则,邀请不到江玉倩他们写文章,叶脉网也不会这么爽快地要跟他们合作。
陈思琦从没想过要跟陆严河收益五五分。
陆严河说:“本来就是我们两个人一块儿做的嘛。”
陈思琦点点头,说:“行,那我可信了。”
“嗯。”陆严河点头。
“现在我们还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
“为这本书取个名字,也是为这个书系取个名字。”陈思琦说。
陆严河问:“你有想法吗?”
陈思琦:“这不是废话,我就不信你没有想法。”
陆严河笑了起来。
确实,既然有做杂志的想法,怎么可能没有想过要给杂志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陆严河问:“你想的是什么名字?”
陈思琦:“你自己先说。”
陆严河说:“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跳起来》。”
“跳起来?”
“嗯。”陆严河点头,“我之前写作文的时候,写过一句话,我记得挺深的,当时就想要改变我平庸的生活,我写,我不想看着世界地图、无聊地想象环游世界的未来,我想跳到宇宙深处,去黑洞那里看看它的另一端有没有新大陆。”
陆严河看到自己说完的那一瞬间,陈思琦看着他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你这句话,我挺喜欢的。”陈思琦说。
“我也很喜欢,所以我一直记得。”
“就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期的简介吧。”陈思琦说,“名字就叫《跳起来》,挺好的。”
“那你之前想的名字是什么?”陆严河问。
陈思琦摇头,“我更喜欢你这个,不说了。”
她拿出纸笔,在纸上把陆严河刚才那句话写了下来,又在后面写了一个“跳起来”。
“陆严河,我现在对这个名字突然有了一点感情,写下它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它能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那我们就努力吧。”陆严河认真地笑。
-
后面几天,陆严河就开始了糟心的催稿之旅。
陈思琦给他发消息:那些人的稿子就交给你来催了,我给一些我认为合适的作者都发了邀稿函,看他们愿不愿意供稿。
陆严河问:你给哪些作者发了邀稿函?
陈思琦发过来一个名单,陆严河发现自己谁都不认识。
陈思琦说:都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些讲述自己学生时代故事、帖子内容很火的作者,我想请他们更详细、更丰富地写一下学生时代,也许能收到不错的稿子。
陆严河觉得陈思琦这个思路挺另辟蹊径的。很多人在网上找稿子,却很少有人通过网上的内容去邀请作者创作出更丰富的内容。
让陆严河惊讶的是,第一个交稿的人竟然是宋林欣。
宋林欣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把她写的文章发了过来。
陆严河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快,吃惊不已。
打开一看,宋林欣讲的是自己高中时代玩乐团的经历。
陆严河马上就拿着宋林欣的文章去找李治百:“她已经交稿了,你还一个字没写!”
李治百:“颜良也还没写呢!”
“他都写了一半了!”陆严河决定对李治百就发挥磨人战术,“你今天怎么也给我写个开头出来吧?李哥,百哥,大哥!”
李治百一脸发愁:“行吧行吧。”
陆严河看他坐在电脑面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真的努力了,但不行,陆严河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想过一个办法,自己帮李治百写,但一想,又不行,这个栏目,他还要写自己的呢,到时候两个文章的风格太相似,有问题。
那就改成采访体?
问题是,谁能来采访呢?
而且,这个栏目就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更有代入感。
而且,跟李治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