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天启帝出人意料,王化贞辽东摘桃(求追订月票)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至此进入了第七轮“选三”,这差不多就是类似于科举中选出前三甲。

先由司礼监秉笔刘克敬主持,考察这五十名淑女的书法、口算、诗词、音乐、歌舞等,测评文化素养。

然后刘太妃根据测评,亲自在元辉殿对这五十人进行考察。

从中选中三人,就是张嫣、王氏和段氏。

这三人就是天启帝的“一后二妃”了。

消息传到天上人间,茅元仪也是大为吃惊。

虽然情报司前后一共输送了二十多人进入选妃队伍,但是最终全部进入到第七轮“选三”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而且张嫣、王氏和段氏这三人都是情报司重点培养的淑女。

张嫣乃是河南祥符人,半年前情报司的人员成功迷惑了丧偶多年的张国纪,成为了张嫣的继母。

然后在她的引导下张国纪欠了一屁股债,最终无奈将女儿偷偷卖进了天上人间。

当然了这些事情全都是秘密进行的,张父本人自然是不会伸张的。

如今张嫣已经是情报司的探子了。

她在情报司足足培训了小半年就是为了今天的选妃。

王氏同段氏的情况也差不多,其父亲被情报司设局欠下赌债,最后偷偷卖了女儿。

她们的父亲都有把柄掌握在情报司手中,而且她们本人也有卖入天上人间的契约在。

虽然她们都是完璧之身,但毕竟有入青楼的把柄在情报司手中。

若是她们不听从情报司的指令,随时可以将她们的丑闻曝光,让他们瞬间变得一无所有。

为了控制她们,情报司还保留了画师用西洋技法为她们作的人体画像。

所以茅元仪并不担心这些人一旦占居高位后就不买情报司的账,甚至反过来找情报司的麻烦。

当然了她们三人彼此之间并不知晓对方的身份。

其实三人之中张嫣被选为皇后的可能性最大,但是茅元仪最不希望张嫣当上皇后。

虽然贤良淑德是这些淑女当上皇后条件,但情报司输送皇后目的可不是为大明送去一位辅佐皇帝的贤后。

他们需要是一个可以魅惑君王,有心机手腕,能够帮助自己左右朝堂的皇后。

所以更多的是传授给她们魅惑君王的本事。

其实按照情报司的标准张嫣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相对来说,茅元仪更看好段氏,她更像是那种能够拿捏住皇帝,让他不断沉迷的人。

这点上茅元仪同宁远伯是有分歧的。

他认为张嫣过于聪明,虽然没有明着打探情报司的底细,但是将来可能会从指令中分析出情报司的幕后势力。

而且她的心性纯良,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真正的贤后,不如别的淑女好控制。

只是宁远伯更看好张嫣,还有意给她灌输了外族入侵以及士绅不纳粮对大明的危害。

连茅元仪都有些看不清自家这位伯爷了,若是陛下真的发奋图强,恐怕第一个容不下的就是他这个在辽东手握重兵的强藩。

之前泰昌帝就险些对他下手,这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在他看来如今李献忠在辽东做的许多事情已经同藩镇无异了。但凡是一个正常的君王或者内阁都不会让他这样发展下去的。

只有混乱的朝局才能使得辽东有一个发展的良机。

说实话,相对于大明,他更喜欢辽东的模式。

大明已经垂垂老矣,那些条条框框将皇帝限制的死死的,难有大的作为了

所以茅元仪也耍了一点小手段,原本所有入宫选妃的淑女都是应该学习一些机关术的同木匠手艺的,这样将来她们同天启皇帝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不过他刻意没有让张嫣学习这些东西。

很快就来到了选后的日子。

这也进入了选后的最后一个环节,“钦定”。

此时天启皇帝朱由校已经来到了元辉殿,而三位待选的淑女也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今天是“钦定”的日子,所以除了先前负责选拔的刘太妃同刘克敬之外,王安,魏忠贤,客印月,以及内阁首辅叶向高同一众内阁大臣、礼部官员都到了现场。

三人的资料众大臣早已看过,这可是从五千名淑女中经过七轮挑选出来的,大家都十分满意,所以最终的选择权落到了朱由校手上。

当然魏忠贤同客印月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左右天启皇帝朱由校的决定。

但是由于王安和东林党的干涉,他们并没有“选三”的权利。

所以如今他们只能在李献忠给他们准备好的三个答案之中做出选择!

站在客印月的角度,这三个淑女她看着都十分来气。

因为朱由校将来娶了媳妇,肯定会对她这个乳母渐渐疏远,一旦失宠,她这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