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
刘备与杨业分别已经几个月了,刘备心情愈发沉重和思念。他对杨业的智慧和才华深感敬佩和依赖,同时也意识到杨业在自己身边的重要性。
杨业不在,这其中大小事务都压在了徐生身上。
尤其是这段时间安置流民,从曲辕犁到荒田垦种,水渠灌溉。
想不到杨业年级轻轻,居然凭借一己之力,扛下了所有内政,徐生看着就还有一部分没有处理的事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沉重的竹简,搬来搬去一把老骨头都要散了架,自己伤点累点倒不算什么,可不能耽误要紧事。
徐生叹了一口气,又继续搬着这些沉重的竹简,本就看起来面黄肌瘦的徐生,现在让人感觉更是风吹一下就倒了。
“先生。”刘备疾步上前从徐生手里接过这些竹简,开始帮徐生搬着。
“刘公,使不得,放着我来。”
“先生说什么见外的话,子瞻不在,这城中大小事务都是先生在处理,先生为着大汉不遗力,备替先生搬些东西不为过。”
徐生心中一阵激动,想不到刘备如此体恤,感动至极。
刘备坐在一旁,眉头紧缩,心情沉重。
徐生道:“刘公,何事如此烦心?”
刘备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着无奈和困惑:“子瞻不知在颍川怎么样了?”
这一刻,刘备由衷泪目了,
杨业从安喜县一路跟随他颠簸至此,一路经历了多少事情,
想来鼻头有些发酸,
“玄德公。”杨业声音从刘备身后传来。
“玄德。”
刘备转身,看到杨业和简雍,顿时激动不已。
“玄德,何事这么伤感?”简雍问起。
“是高兴,高兴。”
不仅如此,听闻杨业回来,都陆续而来。
“子瞻回来了。”
“子瞻”
“子瞻……”
刘备看着面前众人,从安喜县走时,只有他兄弟三人还有杨业四人。
几经波折,猛将不仅有了薛虎,赵云,典韦,谋士还多了一位徐生。
晚上,杨业抱着在颍川酿制的酒,每人倒了一些。
“大哥,这酒俺都馋了一路了,子瞻都不可肯给。”张飞道。
“哪是子瞻不肯给,拢共就这么一坛,你说你要尝一口,你这一口下去,恐怕连坛子都没了。”赵云说道。
众人脸上笑意竟显。
“此酒确实香醇,子瞻酿酒技术可是精进了不少。”关羽说道。
众人微微喝上一口,尤其是张飞瞪着眼睛,毫不犹豫的端起来,一口喝下。
“畅快。”
只可惜一人分一点儿就没了,
张飞没喝尽兴,于是又开了几坛,只是这酒比起杨业酿制的,总是差上不少。
随后,刘备觉得,
豫州已经逐渐转好,按理来说应该离去回平原。
于是问杨业的意见:“子瞻,你怎么看?”
“不回平原,去洛阳。”
按照现在这个进程,杨业只觉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必须要让这股冬风吹起来。
吕布捅死董卓也就是今年的事了。
这也是刘备能坐豫州的机会,
恐怕先与刘备开战的,不一定是袁绍。
对于袁绍来说,谁坐豫州对他来说并无差别,只要能牵制住袁术,
反观袁术,如今身边多了个李儒,恐怕会时不时的过来戳一下刘备。
杨业将心中计划说出,刘备同意之后,
接下来日子便是各司其职去做准备,张飞,薛虎则是按照杨业练兵的法子去训练新兵,赵宇依旧是训练的骑兵。
而有了杨业帮助的徐生,也能松了一口气。
糜竺回去之后,不仅送来了诸多酿造好的酒,也送来了不少金子。
刘备得知糜竺也是为了百姓,不遗余力,顿时恨不得立刻与他见上一见。
杨业只道是,肯定有机会。
就在这时,有士兵来报,
“刘公,门外自成颍川郭嘉,郭奉孝。”
郭嘉的名气还是有的,
徐生缓缓开口:“郭奉孝乃颍川世家出生,兵法造诣颇深。”
轮兵法这一块,郭嘉确实能在谋士之中排得上名。
“人在何处,我去迎接。”刘备说道,
“就在城门处。”
刘备一行人无一例外都往城门处走去。
郭嘉一看这阵仗,当即一头一热。
“颍川郭奉孝听闻玄德公仁德,若玄德公不弃,奉先愿为玄德公匡扶汉室大业,助一臂之力。”郭嘉拱手行礼。
郭嘉本打算找个恰当时机出现,直到杨业一行人走后才发现。
最好的时机,便是当下。
于是一路策马而来,
杨业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