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2章 男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学会保护  谁家顶流摆成这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专辑《伍佰》。

现在还要无偿帮他制作专辑《伍佰年》。

总结,全输游戏,看不到任何的好处,属实不知道是怎么能玩出来的。

而且对徐年来说还有一个超级隐性坏处。

他徐年被动上了章雅薇和林嘉念的贼船,应该是下不来了。

以后每天只能左拥……只能想浪了找林嘉念,想新奇了找章雅薇。

只能前后左右都有人玩儿。

只能一点都不担心退休生活受到外界打扰。

难受。

真的。

…………

饭后不久,章雅薇乘车去上班,林嘉念一如往常带徐年练声。

从24号早上开始,算上今天已经是连续第9天了。

最初两三天的变化很明显。

非科班选手的显著毛病很容易发现,尤其对徐年相当熟悉的林嘉念。

之后进入了缓慢调整阶段。

一直以来,徐年发声最大的障碍是舌头上的问题。

其中包括俗称的舌头转不过来。

一些简单的例子,譬如南方部分区域很难区分nl以及前后鼻音的发音。

譬如北方部分区域很难讲话不带重音。

总之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一些特色口音,轻或重罢了。

虽然徐年是二甲以上的普通话水平,但在关键时候不那么够用。

而且这只是比较容易通俗解释的部分障碍。

是最容易调整克服的。

其它是更深入的。

结束日常功课后,林嘉念正色道:“这几天我已经整理好了草稿版,比较粗糙的那种,是先搞定‘森林’,还是先进行整理?”

闻言,徐年直接反问:“不用练声了吗?”

“肯定要,不过也不能光卡在这里。”林嘉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徐年表示认同。

略加思考,徐年决定道:“先抽时间整理一遍。”

林嘉念没二话:“行,那就直接开始吧。”

“……”

到这份上了,徐年自是不会啰嗦。

依照顺序一首一首来初步整理,跟‘挪威的森林’的整理过程一样,徐年前摇一段时间,然后开始跟潜意识共鸣。

在林嘉念拿出的草稿版基础上,与潜意识的共鸣简单了好多个档次。

再加上熟能生巧之类的缘故,越往后越顺手。

每首歌前摇几分钟,唱一两分钟,讨论十来分钟。

倒也不慢,赶在午饭点完成了整理。

剩下的活会比较耗时间,不是林嘉念一个人能搞定的了。

首先她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完成更全面的填词补充。

然后需要进一步作曲,这个部分少不了请别人帮忙。

徐年并无作曲编曲能力,他甚至连写旋律的能力都没。

就更别说配器、曲式、结构、和声、节奏了。

总之,这是个大的系统工程。

林嘉念也没法全都搞定,她顶多是顺手的歌曲能搞定大部分,其余部分音乐工作室搞定。

不顺手的歌曲只能是请作曲大佬帮忙。

严格意义上,演唱是一首成品歌‘最简单’的部分,门槛也最低。

不过具体到徐年的歌曲,最核心的创作部分徐年其实都有深度参与。

如:词和旋律。

某种角度上,作曲难就难在旋律,好听且不重复的旋律非常难创作出来。

所以,徐年才能轻易享有歌曲的全部收益。

没办法,余今老师心地善良的嘛。

大公无私。

义务劳动。

………

午饭后,徐年很罕见的在林嘉念家里客卧午休了会。

是当初林嘉念预备‘绑架’徐年,没完成《浪人情歌》不允许出门时准备的那个房间。

当时没用上。

现在倒是无意间用上了。

三点多,徐年主动走进了林嘉念家里的录音棚,再次尝试《挪威的森林》。

第一遍就有稍微调整几个词。

譬如……他顺其自然的将‘雪白明月照着大地’唱成了‘雪白明月照在大地’。

听完后,林嘉念一会点头一会摇头,末了才说:“风格很有那个味道。”

“客观说,是你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首歌,传唱度应该会非常高,乱杀级。”

“可惜的是,你发声居然还是不稳定,高音部分没能完美唱上去。”

对此,徐年深表认同:“确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