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5章 有钱就要扩张  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市场销量谁也说不好,那些收购的小酒厂没有罐装设备,如果国际市场真的爆发,指着青岛啤酒现在的罐装产量可不够。

到时候山城啤酒这条年产量五万吨的罐装生产线就是后备保障,总不能用瓶装一箱一箱往国外拉在把瓶子收回来吧?那恐怕到时候就不是荣耀而是国际笑话了。

“老华,知道你舍不得,人家青岛啤酒不也保留了山城啤酒的牌子吗?到时候山城人民还是能喝到山城啤酒的。

至于其他的品牌,人家也同意以后产量足够了会找机会重启”。

山城啤酒可不光就这么一个酒厂品牌。

在1984年的时候,山城啤酒就同武胜啤酒厂签订了合作协议,使其成为了山城啤酒厂的分厂。

在去年的时候又兼并了达县、丰都、蓝剑三家啤酒厂,今年初拿下了大集体,使山城啤酒的年产量突破十万吨,成为仅次于青岛啤酒的国内第二家年产量超过十万吨的啤酒厂。

这可不是一个小啤酒厂,拿下了山城啤酒就可以以此为根基辐射整个西南。

大踏步式的发展,这就是在罗念中的授予影响下现在青岛啤酒的战略,他要在九十年代其他外资酒厂进来前让青岛啤酒彻底完成全国布局。

兔子的啤酒销量在去年的时候是277万吨,但到了1993年就会达到一千万吨,1998年达到两千万吨,2010年更是超过四千万吨。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啤酒市场,年增长率更是惊人。

外资啤酒是怎么打进来的?一开始他们进入兔子的时候可是严重的水土不服,因为国人都喜欢清谈的啤酒。

百威和嘉士伯的成功其实就是资本的成功,现在青岛啤酒手握几亿港币,不玩资本可惜了。

不过罗念中也知道一家独大不可能,所以有机会的话,哈尔滨啤酒、燕京啤酒他也不会放过。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