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6章 朱元璋不得已的置身事外  次元入侵现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力,朱元璋如何不从心底深处发出一声称赞?

事实上,朱元璋对自己这个玄孙还是挺欢喜的。

这份欢喜,可不仅仅是长辈看待后背的濡沫,还有着历史上的朱瞻基做的不错有关。

至于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朱元璋也清楚这真不能怪罪到朱瞻基身上去。

你年纪轻轻就已经赛手人寰了,儿子那才多大,教育的失败也轮不到你这个死去的父亲承担。

再说了,在朱祁镇失败之后,朱瞻基的另一个儿子朱祁玉不也扛起了大明帝国的重担吗?

可以说真有不足的话,朱瞻基就是死得太早了。

可死的太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也是因为当初打鞑靼之时落下来伤势?

只能说当你看一个人欢喜之时,你总会为这个人各方面寻找缘由,是说服自己也好,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没问题也罢,都会尽心尽力。

再说了,眼前的朱瞻基所作所为,不也同样证明了朱元璋的眼光没问题吗!

与之形成共生的,同样有着朱高煦这个孙儿继续争夺大位的必要性,当真缺乏了朱高煦给予朱瞻基的重压,朱元璋也清楚自己这个玄孙是否能够如此快速的成长还不定呢!

至于朱瞻基的师傅,来自刘邦大汉帝国的擎天柱之一的留侯张良,朱元璋倒也没有第一时间前去拜访感谢之类的。

哪怕心里头很想,似乎也不行!

因为一旦他朱元璋有所行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在告诉朱高煦,他朱元璋心中已经有所偏向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创始者,哪怕他朱元璋这一偏向只有谢谢许而已,可都是致命的。

他心中又何尝对朱高煦没有骄傲之心。

自家孙儿能够在这么弱势的状况下,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本身就很值得夸赞了,更别提人家还能从这无数艰难之中寻超出这唯一可能的路线来。

自家好孙儿仅有的这么一点希望,还在为这点希望付出自己全身心的努力,你作为爷爷不仅仅不帮助,还一棒子将人家的希望给破灭了,这还是一个爷爷该有的格局吗?

连朱元璋都必须承认,大明风华世界接下来的皇权之争,他唯一的做法就是置身事外,假装对此一无所知。

任谁要问到他头上,他都要恼怒一番,而后将朱棣绑起来抽打一遍。

这似乎也是他唯一可以给予的态度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