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那空!管你原因如何,你是不是做了?结果是不是已经摆放在那里,道理哪怕有部分站在你朱瞻基一边又如何!
你杀你叔叔的做法难道不够残忍?
那可真是黄焖鸡也!
谁会管你是不是意外,或者说除了朱棣朱高炽和朱高煦之外,谁会关心这是不是一个意外?
换做寻常人家,知道了这些未来之事,非地翻脸不可,可到了皇家,这事还真就只能吹胡子瞪眼一会。
无非是朱高煦大怒一下,高呼几次自家大侄子怎这般狠辣!
可心底深处,朱高煦还真不认为这事自家大侄子的做法有什么问题,残酷一点而已,作为一个在马上跟随朱棣征战过无数次的朱高煦而言,也就那样。
无非是自己未来没争过自家老大不说,连自己的侄儿都没争过,被搞死了也活该。
这一家子几个之中,就最属朱高煦看到这段历史记载心理活动最多。
可你说他真就对此只有恼怒,那也不对。
大明风华世界的朱高煦,可不是什么憨憨,相反,他只是让人看起来像个憨憨,心里却比谁都清醒。
他不但清醒,能力同样也不错,只可惜在这方面依旧被自家大哥朱高炽给镇压了。
站在后世人角度,都是儿子,争夺家产罢了,哪怕老大,其优势虽有,却也十分有限。
可在古代世界则不然,这一差别,绝大多数时候,真就是有如鸿沟。
你说朱棣就真没有想过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朱高煦?
大概率是有的,且还不少。
这里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真就是朱高炽这个朱胖胖身体原因。
古代人的三高概念虽还没有被清洗的定论,却也不是连概念都没有。
朱高炽还真就是其中典型,因肥胖而引起的三高,后来还因此出现了并发症。
以至于朱高炽登上皇位了,也只能做个十月,连传位给自家儿子之时的最后一面都未曾做到。
对这一状况,朱棣难道就没有推测过?
他身体多好,自家好大儿身体多差,他能没有概念吗?
朱棣心里头甚至于都想过自家这个好大儿很可能会走在自己前面吧!
将自己好不同意打下的江山社稷交给这样的好大儿,能放心吗?
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对朱高煦说出‘世子多疾,汝当自勉之’这样的言语,非常合理好不好!
这可不是为了给朱高煦画饼,一定是现实之中的朱棣各种考虑之后的感叹。
只是后来朱高煦也没有料到朱瞻基会如此快速进入朱棣法眼,将皇太孙这一位置死死焊在自己p股之下。
朱瞻基的出现,让朱棣对自家好大儿有了另一个期待,那就是哪怕自家好大儿真寿元不多,好大孙也能很好的将大明帝国给扛起来!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他朱棣带在身边培养吗!
当然,这里头还有一点是朱棣也十分乐意看到的,那就是法统继承的顺顺畅畅。
他自己就是依靠藩王造反上位的,他可不想自己的后代也各种效仿,变成大唐时期皇位争夺那般血腥和残酷。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朱棣每一次远征漠北之时,都很乐意将监国之权交给自家好大儿的最重要原因。
朱棣能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自家好大儿和朝中文武百官关系越高越好?
能不知道自家好大儿一定会趁着自己监国之时,提拔自己看好的嫡系?
朱棣对此可谓一清二楚,甚至于朱高炽任何一个提拔小动作,他都能寻找出来,当真他不乐意的话,哪怕你朱高炽做了,也能被否下来。
但他依旧默许了,同样也是在给朱高炽一个最好的答案,等于告诉朱高炽,这个位置我很愿意给你,可你也要争夺气啊,不要让自己也和你大伯那般,年纪轻轻就赛手人寰,否则你老爹我可真要考虑其他了。
这还真就是朱棣的心思,倘若朱高炽死在朱棣之前,那时候的朱瞻基年纪也不高,在朝中威望根本无法建立的话,朱棣还真就很可能会考虑朱高煦。
毕竟他也不想自家儿子和孙子再次复制一次他的奉天靖难。
朱高炽也确实争气,哪怕身体不好,挺也要挺到朱棣死后才爆发,比朱棣就迟了十个月而已。
可就这么点时间,也足够让江山社稷传承安稳度过了。
只是,朱棣和朱高炽都不知道哪怕这份传承安稳,依旧给后来者埋下了不少隐患。
朱瞻基是顺利即位了,可也因此让内阁权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不要以为大臣们最愿意让朱瞻基即位,最愿意站在他一方,自身就没有诉求了,可能吗?
这么好的机会,这些个大臣们倘若不懂得从老朱家身死敲上一笔,那才有鬼了。
大明帝国文官集团崛起的起点,还真就必须从朱高炽身上出现,又因为这一场继承拉扯之中,使得朱瞻基对内阁多多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