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军事较量结束,正治较量才开始  大清话事人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最近,

民间偶有建议修改文官考试,至少让儒学和新学并列的声音。

吴廷对此不置一词。

冷处理~

李郁判断,

很多重臣虽未开口,但内心或许是赞成的。因为他们都是科举的重度参与者、明显受益者。

人,

怎么可能轻易否定自己的过去呢。

随着权势与日俱增,李郁和臣下也渐行渐远。

他已经不太可能和某位心腹大臣讲过多的心里话了。

君王,

必须深藏不露。

“皇权只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这句话里的距离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

或许有人说,

不如当初就别用他们。

或者你现在悔改也不迟,将他们赶出朝堂,换上一批更可靠的。

想法很好,但是不现实~

正治不可能非黑即白,更不会惯着理想化。

封建时代,

把这帮有文化的人全部排除在外,到哪儿找识字的?

总不能,

文官学校从识字写字开始教起吧?

而且,

不为臣下,即为敌人。

今日,吴国敢摒除这些人。

明日,清廷就会大力启用这帮人。

不要指望什么仁、智、礼、义、信。

大家都是嘴上说说罢了,不会真以为朝堂诸公都是腐儒吧?

……

退一万步讲,

就算拉出一帮“仗义屠狗辈”接替“无良读书人”,就能海晏河清吗?

读书人靠不住!

屠狗辈一样靠不住!

说的直白点,是人性靠不住。

……

皇家海军的“击沉敌舰奖金”制,可以参考。

每击沉一条敌船,根据其造价金额,海军部拿八分之一,舰长拿四分之一,高级船员平分八分之三,普通船员平分四分之一。

朝堂=海军部。

李郁掌管海军部,大臣们是舰长,署长是高级船员,各路豪强是普通水手,普通百姓是造船厂的工人。

上船后,

大家利益、目标一致。

搁置矛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前方奏凯,

后方的普通百姓也跟着欢呼雀跃,船厂生意蒸蒸日上,造新船,修缮旧船,拆解俘虏的敌船。

生意好,工钱就发的多。

……

让所有人都自愿的支持现行规则,让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规则明确,动力足够。

迈入老年的李郁才能悠闲地转着地球仪,

叮嘱一旁的16岁军装女副官:

“通知江南造船厂,寡人的5000吨皇家蒸汽游艇水线以上全部镀金。尤其是主炮,一定要金光灿灿~”

“寡人体面了,帝国才会体面,3亿百姓才能体面。”

……

愿景美,但遥远。

制衡才是永恒的。

李郁不会随便动那些在吴国中枢任职的旧官。

但是,

从此刻起,

会尽量冷落来自新占区域的旧官佐们,尽量不给他们深度参与吴国朝政的机会。

冷落,不能太明显,否则会带来大麻烦。

李郁这个司机只能不露声色的小角度调整战车方向,尽可能不让精明的乘客们有所察觉。

……

广州城外,

一处道路工地,

面对诸多新上任的年轻文官,

李郁慷慨激昂:

“战端一开,各地无家可归的百姓数量激增。你们当秉承以工代赈的原则,不要怕花钱。”

“广州是华南重镇,贸易集散地,务必要尽快恢复秩序。尽快消弭兵灾、匪患、疾病。”

突然,

他停住了脚步,

盯着几个可怜兮兮的孩子,问道:

“这些是?”

“回陛下,都是些孤儿,在工地上干点轻活换口饭吃。”

……

陡然间,李郁萌生了一个跨度漫长的计划,

低声嘱咐:

“将广州周边的6岁以下孤儿集中安置,养到12岁,安置到各个工厂做工。这笔钱,寡人出。”

“陛下仁厚。”

在场众人皆面露敬佩,只当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