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调剂  穿在1977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先赶到的,却不是考生。

而是在广播响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往这边跑的肖烈文。

今天张家去杨家提亲,他没有凑这个热闹,加上一连工作了很长时间,正好突降大雪、大队部放假一天,便在家里窝着等消息,直到大喇叭响起,他心里忽然觉得不对劲。

按照时间算,不管谈没谈成,这时候他们都应该在杨家吃午饭,更何况听广播还谈成了,那小陈怎么会跑回来呢?

总不能是特意回来播报祝福广播的吧?

当即二话不说,便往大队部赶。

等他走到后院的广播站,看着二楼走廊上一群人,正准备发问,便听见陈凡播报的第二条消息。

这下全明白了!

等陈凡关掉广播,肖烈文立刻往里挤,“录取通知书呢?快给我看看。”

杨书记指着桌子上的一摞信,故作淡然地说道,“咯,都在这里。”

他背着双手侧身让开,对着迫不及待去看信的肖烈文说道,“哎哎哎,小心点啊,别给人弄破了。”

张队长也在一旁说道,“这可是人家的报喜信,你别给人拆了!”

肖烈文头也不抬,“我是那种人吗?!”

然后翻出来一封信拿在手里,喜笑颜开地说道,“这是我大侄子的,我给他送过去。”

话音刚落,后院就跑进来几个人,张文良扶着栏杆大声喊道,“肖义民,你的录取通知书在你三伯手里的呢。”

一声大喊让肖烈文反应过来,拿起信就往外走,“都挤这里干什么,走走走,到前面去。”

杨书记也赶紧去收拢桌上的信,陈凡赶紧将其中一封抽出来,转身递给身后的张翠娥,笑道,“看看,是不是第一志愿录取。”

这时张文良走了进来,满脸紧张地看着录取通知书。

早上陈凡说他们之前的录取出了点问题,他还没来得及问清楚,就被拉着去提亲,到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陈凡将信递给张翠娥,转头对着他笑道,“前段时间我请人帮忙打听他们的录取情况,安哥两口子都是无惊无险正常录取,可是小娥他们,尤其是小娥、黄莺、杨菊和刘丹她们4个,据说让省招生办吵翻了天。

他们全部都填报的是首都的学校,而且全部都被高分录取,可是咱们本省的学校不肯轻易放人,连招生办的领导都出来帮忙打掩护,希望能留一两个在本省。

高考断层这么多年,许多学校多缺优秀学生,尤其是像江南大学这样的招牌学校,就指望着能够多招几個好苗子,让学校重现辉煌。

可是清北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的情况甚至比江南大学还要糟糕,就比如清华,副总都说他们是小学、中学了,要是再不抓紧机会追赶,理工类第一名校的名头,恐怕就要成了笑话,所以也格外重视优质学生。

反正我打听消息的时候,他们还在争抢,当时这事闹得还挺凶,别说我插不上手,连教育处的领导都不敢过问,只能等结果。”

后来有这一届的考生回忆,许多人考了高分,却没能上自己填报志愿的大学,而是最后被“自愿”调剂到根本没有报过的学校。

其中真实原因已经不可考据,但也不能排除有学校“抢人”这个因素。

而那些考生们,也几乎都想着能上大学就不错了,再加上查询无门,便这么稀里糊涂上了大学。

所以在今年这次不怎么规范的高考过程中,真的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不是争抢张翠娥她们的,都是全国数得上的重点大学,说不得陈凡又要“以笔作枪”,给自己的学生讨个公道。

此时陈凡见张翠娥已经将信拆开,并捂着嘴红了眼眶,便转头问道,“小娥,是哪所学校?”

张翠娥将通知书递给他,脸上又哭又笑,“老师,是北大!”

陈凡当即站起来,将通知书接到手里,仰头哈哈大笑,“好好好,终究还是北大抢赢了!”

张翠娥报的是北大系汉语言文化专业,也就是常说的专业,这个专业在当时有北大“第一”的说法,考上北大系,便能“风骚”至少20年!

陈凡将通知书还给张翠娥,满脸欣慰地笑道,“小娥,恭喜你,未来可期!”

张翠娥将信捧在怀里,怔怔地看着陈凡,忽然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师父。”

陈凡一把将她搀扶起来,笑道,“客气话就别说了,以后好好学习,争取学有所成,建设国家。”

张翠娥抿着嘴连连点头,此时激动的情绪渐渐平息,脸上全是满满的笑容。

旁边张秀月看着堂妹,眼里满是羡慕。

可惜,她自己是个学渣,上学的时候也就语文成绩能过得去,数学是怎么学也考不了高分,实实在在是没有上大学的命。

不过能够在家里的帮助下,接替堂妹做广播员,已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