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3章 一点奖励  穿在1977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实话,他确实有些信心不足。

陈凡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别说小排量发动机,就是大功率发动机,以机械厂的条件,也能一点点的敲出来。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量产而已。”

在忽略法律和专利的情况下,复制发动机最大的难点有两个,第一个是材料,第二个是工艺,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零件精度和质量。

这两个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如果没有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即便能将发动机全部拆开、测量,也复制不出来。

可那是针对先进的汽车发动机。

陈凡又没打算让机械厂造超跑,自然差不多就行了。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发动机,再先进能先进到哪里去?

以机械厂的条件,还有单位里那十几位八级工,就算弄台最先进的宝马发动机过来,陈凡也有把握复制出来。

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合金材料了。

也许是陈凡的信心感染了他们,也许是他们本来就不甘平庸。

于是三下五除二,机械厂造车的第一款产品,就这么定下来了。

众人当即提起酒杯,呼呼啦啦地碰了一圈。

李副厂长放下酒杯,哈出一口长气,脸色颇有些惋惜,“造微货的话,之前小凡画的那两辆车的设计图,就浪费了呀!”

杨厂长也轻轻点头,正准备附和。

这时便听见陈凡说道,“那两张图其实不算什么,只不过是伏尔加和嘎斯的复刻图而已。经过这次拆解造车,我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杨厂长立刻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想法?”

陈凡笑了笑,“我知道你们都想造汽车,尤其是想造和红旗、上海牌一样的轿车。我觉得完全可行。”

杨厂长惊讶地看着他,“那伱还建议我们造微型货车?”

陈凡轻轻摇头,“不冲突。微型货车技术含量不高,对发动机等配置的要求也低,甚至用户对产品的期望值也很低,如果能改造出一条生产线,很容易就可以实现量产。

可是轿车不一样,对技术、对设备的要求都更高,以目前机械厂的条件,基本上不可能量产。”

这年头的轿车可不分什么豪华型或经济型,只要是轿车,那都是高档玩意儿。既然是高档货,心理预期当然不一样。

桌上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凡。

杨厂长若有所思,“你说不可能实现量产,意思是不是,不量产的话就可以?”

陈凡竖起大拇指,“杨伯伯高见。”

他反手指向屋外,笑道,“就外面那两辆车,怎么出来的大家都知道。杨伯伯,你觉得,就咱们机械厂的生产条件,把所有零件都造出来,并且达到我要求的标准,大概需要多久可以造出一辆车?”

杨厂长是主管生产的厂长,对制造自然不陌生,更何况后期他几乎每天都在过问这两辆车的改装进度。

此时听到陈凡的话,心里默默盘算了一阵,便说道,“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各个车间分别配合,大概10天内能够打造出全套的汽车零配件。”

他缓缓抬起头,“包括发动机。”

陈凡轻轻点头,“再加上内饰装潢,打个富余,半个月造一辆车,差不多了吧?”

杨厂长点了点头,“差不多。”

陈凡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微型货车之外,再开一个高档手工轿车车间。”

“高档手工轿车?”

杨厂长有些迷糊,“难道全部零件都要用人工来造?那样半个月可不够。”

陈凡摇头笑道,“有机器当然用机器,所谓的手工,其实就是相对于流水线而言。另外,这种手工订制轿车与量产车的最大区别,就是零件尺寸的匹配度要高度契合。

如果量产车3000公里出首次故障,那手工车就要达到6000公里,甚至是8000公里。总而言之,四个字可以代表这种汽车,那就是精雕细琢!”

听到这里,几位领导隐隐都想明白了什么。

微型货车那是走量的,是机械厂发展壮大的利器,而手工汽车却是机械厂的门面,展现的是机械厂的技术实力,是机械厂往上升的助力器。

杨厂长脸色越来越兴奋,“按照你说的,那这种车会不会有一天能超过红旗和上海汽车?”

陈凡笑道,“如果说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可是亲儿子,机械厂这种后来的可比不上。

可要说质量和档次,除非他们也推出手工车,否则绝对比不上不惜成本、精雕细琢的产品。”

虽然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种车不是造出来卖给普通单位的,而是特供上级领导专用!

机械厂不缺钱,缺的是渠道、政策,如果用这种车开路……

可是这种事只能做、不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