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中威的惊讶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燕大毕业,是自己人,现在遇到了麻烦,那燕大肯定得上。

哪怕林志尧不是燕大自己人,肖铭也会如此表态,因为他很是钦佩眼前这个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老者。

是的,别看林志尧满头黑发,很有精神,带着黑框眼镜的模样书卷气十足,远看是一位大学里的年富力强的中年教授模样。但近看,林志尧其实身体干瘦,皮肤苍老,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

2004年,花甲之年的林志尧从国外退休回来,老骥伏枥,创立了中威集团,为的就是给国家在半导体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时,林志尧都已经退休了,如果不是内心深处的那一颗爱国心、为祖国做贡献的念想,花甲之年的他又何必创业呢?

要知道,林志尧在应用材料、泛林、东京电子等半导体巨头都是高管,同时手上握有两百多项国际专利,年薪也好、股权也罢,早就财富自由了。

国内如今的环境对半导体领域设备的自主研发很不友好,既没有人才,也没有资金,还面临着国外同行的强大竞争。中威就是在这种局面下成立的,进入刻蚀设备领域。林志尧作为领头者,带着他从业几十年的经验,从头开始,拉人才、拉资金,一力操办。

说一句,林志尧是以一己之力拉着国家的刻蚀机设备研发往高端之路上在艰难前进,都是不为过的。

但是,林志尧不是三四十岁,而是六十岁!

现在,中威被应用材料、泛林这两家起诉,明摆着是要打压遏制它们蚀刻机设备的研制,让国内永远成为他们的倾销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

“谢谢,不过暂时应该不需要,要胜诉并不难。”

林志尧表示了感谢,然后皱眉道:“我现在最在意的,反而是我们自己。一台刻蚀机,里面部件成千上万,涉及到的理论、专利多如牛毛,要想规避他们的专利壁垒,难度比较大,而且还要抢时间。”

肖铭对此很是赞同,说道:“研制工作和人才需求,燕大会全力支持中威,我也和五道口联系了,请他们也参与协助。”

林志尧皱着的眉头顿时一松,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有校长的这句话,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这是他这次到访燕大听到的好消息之一了。

之前是燕大一家帮忙,现在加上五道口,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大于二了。

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倾力帮助,里面的人才尽管还比较稚嫩,对于刻蚀机这种半导体领域的高端设备没什么认识,但个个都是人尖,学习速度和成长速度极快,只要他稍加点拨,相信很快就可以成为半导体领域的顶梁柱。

砰~

砰砰~

两人正谈话间,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肖铭说了一声:“请进~”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燕大的一个教授,手上拿着一份文件。

对方朝他们两人打了个招呼后,就在林志尧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然后把手上的文件递给他道:“林教授,这是五道口那边传来的一份刻蚀离子源的设计方案,您评估下是否可行~”

“这么快就有方案了?”

林志尧感到一丝惊讶,立即接过了文件,嘴上同时问道:“王教授,您认为这方案怎么样?”

肖铭看了王教授一眼,疑问道:“五道口那边的方案?”

王教授无奈的冲肖铭点了点头,然后回答林志尧道:“我认为方案可行性极高。”

极高?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啊!

林志尧点了点头,随即认真看了起来。

“赵默?顾蓉?”

林志尧看着方案上的设计人员的名字,下意识回想了一下,非常的陌生,不是他有印象的五道口的知名人士。

难道是默默无闻,专心研究的人才?

但很快,他就没空想这些了,他全部的注意力都被这片设计方案吸引住了。

可以看得出来,设计方案的行文虽然有些瑕疵,但整体做的很成熟,一看就是出自在工厂实际做过研发工程的人。

再看方案本身,用甚高频和低频的交流射频进行耦合来做反应离子刻蚀,林志尧感到很是惊艳,脸上立即流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等看到后面的详细计算和数据,林志尧默默运算一阵后,顿时拍案而起,大喜道:“成了!”

肖铭正因为这方案是来自五道口的,正深呼吸呢,被他这一惊,也跟着惊了一下,立马站了起来,问道:“什么成了?”

林志尧哈哈大笑道:“刻蚀用的新的离子源问题我认为是有了,这份方案据我推算,完全可行!”

“那可真是太好了!”

肖铭也感到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但在心底还是有一丝遗憾的。

为什么不是燕大设计出来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