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独特的情报密码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究竟是一封什么样的信,能让身经百战的鳌少保吓得跌坐在椅子上。

鳌拜看完信后拉出他最后的杀手锏——红夷大炮。

对着势头正猛的明军神机营不要命地狂轰乱炸。

学着李来亨来个无差别攻击。

这一波攻击是李来亨没有料到的。

他以为鳌鳌拜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没想到这老小子还有大招。

神机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刚刚建立起来的优势瞬间又破防了。

看着死伤无数明军士兵,李来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正在李来亨考虑要不要撤军的时候,

奇迹发生了。

清军竟然吹起了号角,鸣金收兵了。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这惊喜来的太突然,李来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看到清军确确实实率众离去,他才知道这不是一场梦。

因为搞不清状况,李来亨不敢下令追击。

他让部队立即打扫战场,清点人马,然后把这个情况派人传给洪兴。

当然,他用燧发枪无差别攻击这事,他却隐而不报。

这也为他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这一战,李来亨几乎损失了十万人。

如果清军不突然退兵,那么他手里剩下的这十多万人马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要从李定国去支援刘体纯开始说起。

李定国支援刘体纯之前,派人给洪兴送了一封信。

这封信并没有直奔南京。

而是来到了济南。

因为大明洪兴皇帝此时并不在南京。

他早已在大军开拔之际,悄悄来到了黄河岸边的济南。

这是绝密之事。

除了这三位领军将领,其他的人都不知道。

收到李定国来信的洪兴并没有觉得意外。

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是没想到蒙军竟然没走山西这条线,而是直接出长城。

绕过刘体纯严密的防守线,直接从河套地区攻长城。

洪兴吃了没好好学地理的亏。

但好在李定国离刘体纯不太远,有了李定国的支援,洪兴相信长城不会失守。

事实也确如她所料。

不久之后,李定国就传来捷报,明军大胜。

李定国虽然付出了惨烈的代价,但好在最终守住了长城。

也切断了蒙军南下的进攻路线,解除了大明的危机。

李定国胜利之后,洪兴派人给他传了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如果顺利到达李定国手里,那么李定国将成为那把直接断送清廷江山的利剑。

这把利剑将会从背后狠狠捅进清廷的身体。

让清廷在不可思议中闭上那不甘的眼睛。

可惜啊,可惜。

影密卫中出了叛徒。

这封信来到了鳌拜手里。

洪兴在这封密信里命令李定国,击败蒙古大军之后,不必再折返回来援助李来亨。

而是顺着当初蒙军的路线,从河套渡过黄河,直插北京。

先去北京摘了康熙小鞑子的脑袋再说。

只要拿下北京,鳌拜孤军一支,腹背受敌,死亡就是他惟一的归宿。

原来这是要一举灭了清朝,再来宰了鳌拜。

怪不得鳌少保慌成这个样子。

短暂的缓了一下,鳌拜立即下令,一秒钟都不耽搁,即可撤军,回防北京。

这就发生了鳌拜放弃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不顾一切撤军的一幕。

其实鳌拜一开始也想赌一把。

他赌明军送信的人只有一个,也就是他身边这个已经被他策反的影密卫。

但是这个影密卫却告诉他不用瞎操心了。

洪兴皇帝的影密卫送信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人。

一个人的话这路上万一遇到滑坡泥石流那肯定延误军机。

鳌拜想了想,还是算了。

既然李定国必定会收到洪兴的密信。

那就趁着他还没来的时候,赶快回去防御吧。

再不走,就啥都没有了。

至于为何洪兴皇帝送的信别人拿到了也看不懂?

这就不得不佩服洪兴的脑洞了。

他搞了一套自己的密码系统——拼音。

(注:古人以前是没有拼音的,他们认字通常采用直音或者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拼音是1958年2月11日才在全国开始推广。)

厉害吧!

本来洪兴是打算用英语的,但是他觉得用英语也不太安全。

因为那时候已经开始有老外来中国了,汤若望和南怀仁还在北京。

虽说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些密码的意思,但要想知道,也不是一件难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