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我有明珠一颗  变身路人的我,混迹高武世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很快,一直到了晚上。

王安俯坐在桌前,桌上点着的蜡烛亮着些许火光,照得蜡黄的素纸透光发亮。

他使劲挠了挠头皮,眉头紧缩,可空洞的脑海里就是连半个字也想不出,白日陈瑾的那一番劝说,早已被他抛之脑后。

手中刚要提笔落下,仍游移不定,几滴墨汁终于是不堪重负地落在了素纸上,印染了一大片区域。

耳边,老爹鼾声如雷,吵得他更加烦躁。

冷不丁,他忽然记起今日在隔壁石桌上的一首诗,一首看似随意而作的诗。

实在不行,就拿它凑数。

陈瑾姐姐应该不会怪我吧?

心中犹豫,不过一息。

他忽然回想起先生往日里那严肃的表情,仿佛下一刻他就要手持戒尺打了下来。

他的眼神变得坚定,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提笔落下了看似随意的几笔。

……

“火中添木柴,锅中鱼正香。米饭配鸡腿,恰似逍遥仙。”

“这首诗虽算不得什么好诗,但还勉强押韵。李二牛,我且问你,你是不是除了吃饭就想不出别的什么了?”

学堂里,教书先生宋清儒面似古井,鼻挺直,两眼似漆管,不动声色地撇了撇了坐在角落里最胖的学生。

李二牛个子不高,胖乎乎的,鼻尖还挂了一串水晶鼻涕,一吸溜,着实有几分滑稽。

“哈哈哈哈哈…”

台下响起孩子们的欢快笑声。

“你先坐下吧,也罢,我们念下一首!”

他稍稍挺直了腰板,缓了口气,便有板有眼地读出下一首诗。

“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

“明明才过了假日,怎又想着小假?这是谁写的?站起来让大家看看!”

言罢,台下晃晃悠悠站起一人。

“张六杰,你很不错,既然你想着早些回家,那今日散学后,你就留下来帮我整理书册吧。”

宋清儒放下手中戒尺,清了清嗓子。

“先生,我……”

张六杰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先生的话打断。

“好了,我们再念下一首。”

顿了顿,他心中一缓,想着终于有一首好诗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不错不错,这首诗意思应该是花谢了有重开的时候,但人人老去却不能重回年少,告诉我们时光易逝,应珍惜时光。”

“正如这江水东流而不复返,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而我们要珍惜当下,做好有意义的事,而你们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读书写字。”

“这首诗是哪一位学生所作?堪称大材,能写出这样出众之诗,作为你们老师的我也倍感欣慰。”

但此时台下却无一人承认。

在孩子们孩子们议论纷纷的话语里,一只手颤颤巍巍地举了起来。

“先生……是,是我。”

王安站起身,周围的孩子们都回过头看着他窃窃私语,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大家肃静!这首诗当真是你一人所做?”

宋清儒狠狠地敲了敲手中戒尺,发出了沉闷地啪啪声。

“是…是吧。”

王安心中忐忑,低下头去,不敢和先生的目光对视,心里盘算着此事应该可以蒙混过去吧。

“哦,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你平日里的努力,先生也是看在眼里的……”

宋清儒眼里意味不明,紧紧盯着王安。

“谢谢先生。”王安心中不免一喜。

“你也很不错,散学后和张六杰一齐留下吧。”

“啊?”

他顿时蔫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而一旁的张六杰则在底下偷偷发笑。

散学后,两人怀着忐忑的心情都被叫到了宋清儒面前。

先生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自己两人的身高却连先生的腰腹也够不到。

“张六杰,先生我也是从你们这个年纪过来的,深知你们心中所想,小时候贪玩虽是天性,但切记不可荒废学业,记住了吗?这样吧,你先去打扫一下书院。”

“是,先生。”

张六杰如负重释,先生背负着戒尺的模样当真可怕。

“王安,至于你……”

宋清儒缓将目光聚集在王安脸上,等张六杰离去后,他这才缓缓出口。

“这里的其他人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家里尚有田产可继、家族可依,你是万不可与其相比的。”

“王大叔将你送至我书塾,你可知他的酸楚?想必你也是明白的。他也希望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这其中的渊源,我还是希望你回去好好想一想。”

“先生,我,我……”

终于他鼓起勇气。

“这诗不是我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