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设。
又有科学院下辖医学院,专门研究各类病症的诱因及治疗方法,其中自然也包括疫病防治之法。
吴先生既心怀天下苍生,可愿在卫生部与医学院任职,贡献余力?”
刘升这番话所含的内容是在太多、太令人吃惊了,吴有性过了十几秒才反应过来,当即激动的起身下拜,应道:“草民愿意!”
虽然刘升所说的卫生部、医学院对他而言都属于新鲜事物,并非能从刘升三言两语中能了解清楚的。
但仅凭刘升愿意下令帮他刊行《瘟疫论》,对百姓治病吃药、疫病防治之事如此上心,便值得他贡献余生精力,在大崋担任官职。
刘升见吴有性答应了,也很高兴,当即道:“那吴先生便在卫生部下防疫司担任员外郎一职,另外在医学院疫病科担任教授一职。”
员外郎吴有性是知道的,大明六部员外郎一般都是从五品,位在郎中、主事之间,既有一定品级,又非部门主官(一般郎中为一司主官),正合吴有性心意。
他是名大夫,当年也曾在京师太医院担任低品级医官,因不喜太医院的昏暗,便辞官归乡。
所以,若刘升真让他担任这卫生部下防疫司的主官,他真未必能做好,也不喜欢——他更喜欢研究疫病,治病救人。
至于教授一职,昔日国子监中倒是有,不过是从九品的末流官员,却不知这科学院下医学院的教授,是否是国子监的那个教授了。
见刘升虽然威严,但并非不好说话,吴有性便壮着胆子问:“陛下,这医学院教授要做些什么?”
刘升笑道:“朕不是说了吗,《瘟疫论》后续的疫病防治之法,还需吴先生继续研究。
所以,这医学院的教授,平日里主要任务便是进行各自的研究——只要申请通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当然,进行研究之余,各位偶尔也会被请去治病救人,以及到医学校教导学生。”
“医学校?”吴有性一听就好奇起来。
“医学校,便是专门让人学医的学校。当今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受疾病困扰,求医问药艰难。
因此朕准备兴办医学校,像培养读书人一样大量培养医者。
一则可以提高医者地位,使医者地位与读书人等同。二则,可以令天下有更多的医者,让百姓求医不再那么艰难。”
听完刘升这番话,吴有性再次震惊了。
然后便深深为刘升的愿景所折服。
他立志钻研疫病防治之法,好让天下人少受疫病侵害,《瘟疫论》成书之日,心里未尝没有些自得与骄傲。
可他写出一本《瘟疫论》对天下病人的帮助,跟刘升兴办医学教、提高医者地位的宏愿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回过神后,吴有性再次向刘升深深拜下,用一种坚定的语气道:“陛下宏愿实在令人折服,微臣愿穷尽余生,协助陛下完成此宏愿!”
见吴有性如宋应星一般被折服,自愿为他所描述的愿景奋斗,刘升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随即就想起了明末其他一些名医。
明末名医很不少,但刘升记得住名号的,就那么几个。
其中以编写了《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名气最大,可惜李时珍早在万历二十一年就去世了。
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与李时珍齐名的还有一位,叫万密斋。
当时民间有言:李时珍的药、万密斋的方。可见此人医术之能。
可惜这位去世得比李时珍还早十一年。
再往后,刘升便只记得明末的疫病防治专家吴有性,以及妇科、儿科圣手傅山了。
傅山此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传于后世的医学著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
据刘升所知,傅山不仅医术高超,且书画双绝,又通晓经史、诸子、道佛,还精通武学,属于学贯古今、六艺、杂学的大宗师。
傅山后来还曾参与抗清,为抗清之事奔走数十年。
后人甚至因此塑造了以他为原型的武侠人物,比如说有名的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中,傅山便是绰号无极剑、医武双绝的绝顶高手。
可惜傅山是山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如今三十多岁,应该正在山西太原城外一寺庙中“修道”,博览经史子集,乃至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经典,积攒底蕴呢。
刘升觉得,想要傅山为他所用,恐怕得大崋拿下了山西才有可能。
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