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讯风卫传过来的这份情报并非密报,而是急报。
刘升打开一看,发现内容颇长。
原来当崋部与左良玉在新野会战之时,李自成、罗汝才绕过了镇平县,出现在南阳城外。
最初是派了一千精锐伪装成败逃回来的明军,想要混入城池。
奈何被守城将领发现不对,于是奇袭就变成了围攻。
因为丁启睿、左良玉的调令,猛如虎从南阳带走了四五千人参加新野会战,导致南阳守军严重不足。
知府邱懋素、知县姚运熙等人虽然发动百姓守城,但在李、罗联军五六万人的围攻下,城中又有流寇内应纵火作乱,守军顾此失彼,南阳坚守了两日,终究还是在昨夜失守了。
城内的崋部谍探好不容易在当夜逃了出来,连夜将情报送到新野,这才由新野送至襄阳。
看完,刘升皱着眉头问:“南阳府城这么重要的地方,讯风卫难道没在城外布置谍探?”
如果讯风卫在城外有谍探,应该能在李罗联军攻打南阳的第一时间就将情报送出。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刘升早两天得知此事,还是会以追击左良玉、取襄阳为主。
南阳那边只能任由李自成、罗汝才搞事。
因为以李罗二人的兵力,崋部向南阳派兵少了,很可能不仅赶不走二人,反而被二人吃掉。
若是派兵多了,襄阳还要不要了?
丁启睿、左良玉败逃至襄阳时,身边仍有三万余兵马,若非刘升追得急,左良玉未必不会沉下心来安抚败军,坚守襄阳。
南阳、襄阳相比较,显然是襄阳更重要。
然而一码归一码,这情报来得如此迟,确实是讯风卫的问题。
李唯七露出羞愧之色,低着头道:“我们在城郊只布置了两名谍探,应是李罗联军来得太快,和城郊百姓一起被裹挟进李罗二人队伍中,丢了性命,才没能送出情报。”
刘升知道,现实不像网络小说,事情总是顺利。
讯风卫自成立以来,一直颇为得力,即便有疏漏,也是小问题,可时间久了,难免出一次大纰漏。
想了想,刘升道:“牺牲的谍探人员按例抚恤,但讯风卫需要对此事进行反思检讨,引以为戒,别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是!”
李唯七离开后,刘升想了想。
觉得就算崋部暂时无法出兵南阳府城驱赶李自成、罗汝才,却也不能让两人做得太过分。
罗汝才的事迹刘升不清楚,可李自成在后世历史上却是有过多次屠城记录的,在明末农民军中破坏性仅次于张献忠部。
于是刘升写了封书信,派人去南阳送给李自成、罗汝才,警告二人别在南阳杀戮太过,尽快离开。不然的话,等他腾出手来,会先打河南府!
办完这件事,刘升才让亲卫去将邝曰广叫了过来。
“方辽参见大帅!”
方辽?
刘升微微一愣,随即笑问:“先生改好名字了?”
邝曰广道:“是。”
刘升好奇地问:“为何取名方辽?”
“我番禺邝氏祖上乃是南宋孝宗时国丈方愈平,后改姓邝,故属下今又改姓方。至于取名‘辽’,不过是图字义同‘广’罢了。”
“原来如此。”刘升点点头,随即直入主题,问:“我崋部今据有襄阳城,方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方辽(邝曰广)略一沉吟,问:“大帅麾下兵马可是不足以立即进取整个襄阳府?”
“方先生为何会这么想?”
方辽道:“大帅若真的兵马众多,在新野战胜左良玉,便不会让他带回如此多的败兵了。”
刘升点头,“不错,我麾下兵马确实不足以占据整个襄阳府。”
方辽道:“即便大帅兵马不足,可若想稳据南襄沃土,有两座城池必须拿下。其一是枣阳,其二为谷城。
据有枣阳,可扼守襄阳府东北陆路通道;谷城则是襄阳西部要津,可控郧阳、荆州两府。
当然,若是兵力足够,继续向西拿下光化、均州更好。”
刘升点点头,又问:“那方先生认为崋部该如何治理襄阳城?”
方辽不假思索道:“在义军南下前,襄阳城自然只能做军事重镇来治理,需屯重兵,减少城中不事生产之百姓。”
刘升觉得方辽在军事上的见解虽说不上出色,但也不差。
对襄阳城治理之法也很切合实际。
他手中又实在缺乏治理一地的人才。
索性用人大胆一些。
“方先生既不愿暴露身份,不如暂任我崋部军务堂参赞。我会留一部义军守襄阳,方先生便以参赞身份,协助军政员处理襄阳民政事务。如何?”
方辽也不说满不满意,直接作揖道:“属